编号
zgly0000731462
文献类型
期刊论文
文献题名
河岸带对面源污染物的消减效果研究
学科分类
220.20;森林培育学
作者单位
沈阳农业大学林学院
中国科学院沈阳应用生态研究所
母体文献
北方园艺
年卷期
2011(14)
页码
89-91
年份
2011
分类号
S682.32
关键词
河岸带
面源污染
河岸带植被
文摘内容
用氨氮浓度2.0mg/L和总磷浓度1.2mg/L的污染水, 在坡度20°的条件下, 对6种植被类型下土壤进行模拟壤中流试验, 分别在6处渗透距离取水样测定氨氮、总磷含量。结果表明: 污染水渗透到1.5m处, 6种植被类型土壤水样的氨氮含量均小于1.0mg/L, 达到Ⅲ类水质标准; 除CL(农田)类型外, 其它各植被类型土壤水样的总磷含量均小于0.4mg/L, 达到V类水质标准。渗透到3in处, 水样中氨氮含量均小于0.5mg/L, 达到Ⅱ类水质标准; 除CL类型外, 其它各植被类型土壤水样的总磷含量均小于0.2mg/L, 达到Ⅲ类水质标准, 其中对氨氮、总磷消减效果均较好的植被类型为CF(针阔混交林)、GF(珍珠梅灌木林), 消减率均超过97%。污染水经过CF、GF植被类型土壤的6处渗透距离, 氨氮含量差异不显著, GL(野生草地)、LA(落叶松人工林)、CL、SH(阔叶杂木林)植被类型差异极显著; LA、GF植被类型总磷含量差异不显著, CL类型差异显著, GL、CF、SH类型差异极显著。各渗透距离处不同植被类型土壤水样氨氮、总磷含量均差异极显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