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资源: 中文期刊论文

长白山阔叶红松林土壤N2O排放通量的变化特征



编号 zgly0000341555

文献类型 期刊论文

文献题名 长白山阔叶红松林土壤N2O排放通量的变化特征

学科分类 220.1040;森林土壤学

作者 肖冬梅  王淼  姬兰柱  韩士杰  王跃思 

作者单位 中国科学院沈阳应用生态研究所 

母体文献 生态学杂志 

年卷期 2004,23(5)

页码 46-52

年份 2004 

分类号 S714 

关键词 长白山  阔叶红松林  土壤  排放通量  昼夜变化  季节变化  一氧化二氮 

文摘内容 采用静态密闭箱/气相色谱分析方法对长白山阔叶红松林两个样地的N2O排放通量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 凋落物对林地土壤N2O排放的影响是显著的, 其对全年N2O排放的平均贡献率是36.89%。长白山阔叶红松林土壤是大气N2O一个重要的源, 但在极少的天气状况下也能吸收大气中的N2O, 而起着汇的作用。其排放通量的变化范围是-41.48~291.84μgN2O·m^-2·h^-1, 平均通量是68.7μgN2O·m^-2·h^-1, 高于其他类型林地的排放通量, 且变动范围也较其他森林类型大。无凋落物林地土壤N2O排放通量变化范围是-23.24~93.75μgN2O·m^-2·h^-1, 平均通量为33.79μgN2O·m^-2·h^-1。两个样地N2O排放通量的季节变化特征相似: 夏季N2O的排放通量最高, 春季次之, 秋冬两季较低且趋于平稳。昼夜变化趋势也相似: N2O排放通量的最大值都出现在18: 00, 最小值都出现在12: 00和14: 00。研究还表明。林地土壤N2O的排放通量与地表温度和地下5cm温度的相关性较好, 无凋落物的样地N2O的排放通量仅与地下5cm温度的相关性较好。

相关图谱

扫描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