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号
zgly0001691403
文献类型
期刊论文
文献题名
浙江铜铃山国家森林公园次生常绿阔叶林和针阔混交林乔木群落特征研究
作者单位
国家林业和草原局竹子研究开发中心
西南林业大学生命科学学院
杭州市环境保护科学研究院
杭州师范大学生命与环境科学学院
母体文献
植物资源与环境学报
年卷期
2019年03期
年份
2019
分类号
Q948.15
关键词
铜铃山国家森林公园
次生常绿阔叶林
针阔混交林
物种组成
径级结构
存活曲线
群落稳定性
文摘内容
对浙江铜铃山国家森林公园次生常绿阔叶林和针阔混交林乔木群落的物种组成、径级结构、优势种种群存活曲线及稳定性进行了调查和研究。结果表明:次生常绿阔叶林乔木层包含31科51属84种,针阔混交林乔木层包含26科48属76种;2个林型的优势种明显,次生常绿阔叶林重要值排名前5的物种为木荷(Schima superba Gardn. et Champ.)、甜槠[Castanopsis eyrei(Champ.) Tutch.]、短尾柯[Lithocarpus brevicaudatus(Skan) Hayata]、马银花[Rhododendron ovatum(Lindl.) Planch. ex Maxim.]和尖连蕊茶[Camellia cuspidata(Kochs) Wright ex Gard.],针阔混交林重要值排名前5的物种为杉木[Cunninghamia lanceolata(Lamb.) Hook.]、木荷、马尾松(Pinus massoniana Lamb.)、黄山松(Pinus taiwanensis Hayata)和柳杉(Cryptomeria fortunei Hooibrenk ex Otto et Dietr.)。次生常绿阔叶林乔木层中木荷、甜槠和短尾柯种群径级分布均呈倒J型,存活曲线均为直线型,属于稳定型种群;红楠(Machilus thunbergii Sieb. et Zucc.)种群径级分布接近L型,存活曲线为凹型,属增长型种群。针阔混交林乔木层中杉木种群径级分布呈L型,存活曲线为凹型,属于增长型种群;木荷种群径级分布呈倒J型,存活曲线为直线型,属于稳定型种群;黄山松和马尾松种群径级分布接近正态分布,存活曲线均呈凸型,属于衰退型种群。M-Godron群落稳定性分析结果表明:铜铃山国家森林公园2种林型均处于不稳定状态。CCA分析结果显示:海拔是影响这2个林型的主要环境因子。综合研究结果显示:铜铃山国家森林公园次生常绿阔叶林和针阔混交林处于相对稳定的演替中期,未达到稳定的顶极群落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