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资源: 中文期刊论文

鸡公山自然保护区森林生物量动态模拟及其宏观价值评估



编号 zgly0000365900

文献类型 期刊论文

文献题名 鸡公山自然保护区森林生物量动态模拟及其宏观价值评估

学科分类 220.99;林学其他学科

作者 李海涛  杨柳春  严茂超  董孝斌  胡聃  张照喜  杜化堂 

作者单位 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 

母体文献 资源科学 

年卷期 2005,27(4)

页码 154-159

年份 2005 

分类号 S791.01  S718.556 

关键词 鸡公山自然保护区  森林生物量  宏观  动态模拟  1991年  森林资源清查资料  2030年  动态变化规律  经济价值评估  净生产力  理论与方法  考察资料  推算方法  模拟评估  研究结果  单位面积  马尾松林  抚育管理  模拟结果  平均  残次林 

文摘内容 本文运用鸡公山科学考察资料及1991年森林资源清查资料, 采用森林材积源生物量推算方法研究了鸡公山森林生物量及其净生物量的现状, 并对生物量的动态变化规律及其宏观价值进行模拟评估。研究结果表明: 1991年鸡公山森林生物量为20.1×10^4t, 平均森林生物量为70t/hm^2, 略低于全国平均水平(77.4t/hm^2); 单位面积的净生产力为14.31t/(hm^2·年), 鸡公山自然保护区森林的总净生产力4.1×10^4t/年。从总体上看, 鸡公山的森林以中动龄林为主体, 马尾松、杉木和标类林木的平均生物量较低, 分别为35.7Mg/hm^2、46.2Mg/hm^2和64。8Mg/hm^2.而次生阔杂林的平均生物量相对较高, 为124.2Mg/hm^2。马尾松林、杉木和栎类林的平均生物量较低, 这一方面说明这类林木的质量较差, 动龄林和残次林较多, 但从另一个侧面也反映了如果对现有森林加以更好的抚育管理, 鸡公山森林还有很大的潜力。鸡公山森林生物量的动态模拟结果表明, 鸡公山的生物量有巨大增长潜力, 加强保护, 生物量可从1991年的20×10^4t增加到2030年的36×10^4t。根据能值理论与方法对生物量的宏观经济价值评估, 生物量的宏观经济价值也会从1991年的5552×10^4美元增加到2030年的10000×10^4美元。

相关图谱

扫描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