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资源: 中文期刊论文

2010年中国农作物净初级生产力及其空间分布格局



编号 zgly0001532732

文献类型 期刊论文

文献题名 2010年中国农作物净初级生产力及其空间分布格局

作者 王轶虹  王美艳  史学正  陈龙  赵永存  于东升 

作者单位 中国科学院南京土壤研究所土壤与农业可持续发展国家重点实验室  中国科学院大学 

母体文献 生态学报 

年卷期 2016年19期

年份 2016 

分类号 S314 

关键词 农作物  Net primary productivity(NPP)  NPPD  收获指数  根冠比  空间变化 

文摘内容 采用2011—2012年全国实测水稻、小麦、玉米、大豆、油菜、棉花6种作物的生物量获得的干燥系数(DC)、收获指数(HI)和根冠比(R/S),结合2010年以县为单位的农业统计数据估算了2010年中国农作物产生的净初级生产力(NPP)。2010年中国农作物产生的NPP为596 Tg C,其中地上NPP为517 Tg C,地下NPP为80 Tg C。NPP空间分布不平衡,主要集中在东北的松嫩三江平原、黄淮海平原、长江中下游平原、西南的四川盆地和华南的珠江流域。单位面积农作物产生的NPP介于9—2094g C m-2a-1之间,平均密度为519 g C m-2a-1。NPP密度(NPPD)较高的地区主要分布在中国的东部的湿润、半湿润地区以及内陆灌溉条件较好的地区。9个农业区中,黄淮海区农作物产生的NPP最多,东北区NPPD最高,青藏区农作物NPPD最低,产生的NPP也最少。作物种植面积能解释98%农业区之间NPP差异。通过对每个区域内县域NPPD与气候因子和化肥因子做相关分析,发现化肥施用量、日照时数、气温和降水均对NPPD的空间分异有影响,但是9个区域的主导因素不同。

相关图谱

扫描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