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号 zgly0001726106
文献类型 期刊论文
文献题名 平朔黄土露天矿区复垦地表层土壤微生物与酶活性分析
作者 张振佳 曹银贵 王舒菲 郭春燕 王翔 卢宁 周伟 白中科
作者单位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土地科学技术学院 自然资源部土地整治重点实验室 山西省生物研究院有限公司
母体文献 生态学报
年卷期 2021,41(1)
页码 110-123
年份 2021
分类号 TD8
关键词 土地复垦 重构土壤 土壤微生物 酶活性 复垦年限 露天矿
文摘内容 矿区是当今世界陆地生态系统被破坏和退化最严重的区域之一,在进行露天煤矿土地复垦与生态重建时不仅要恢复地表植被和生物,还应重视地下土壤微生物生态系统的构建,而国内外相关研究多集中在植被重建及土壤理化性质监测方面,利用土壤微生物及酶活性揭示矿区重构土壤状况的研究尚不多见。通过8个样地24个土壤剖面的采样分析,采用时空替代法和单因素方差分析法对平朔矿区不同复垦年限的排土场和原地貌0—20 cm表层土壤中细菌、真菌、放线菌的数量及蔗糖酶、脲酶和磷酸酶活性及变化进行研究,旨在分析其特征及差异。研究结果表明:(1)从微生物数量及酶活性特征来看,无论复垦年限的时间长短,细菌数量在3类微生物中占有绝对优势,占微生物总数的99.20%以上,其次是放线菌,真菌的数量最少;脲酶活性在3种酶中活性最大,其次是蔗糖酶活性,磷酸酶活性最低。(2)从微生物数量和酶活性的变化状况来看,3类微生物数量和3种酶活性在0—20 cm土层随复垦年限的变化趋势相一致,均随复垦年限的变化先增长后降低,而后又随着复垦年限的增长不断增加。(3)在0—20 cm土层,复垦27年的南排土场的土壤细菌、放线菌和真菌数量在复垦后达到了189.3333×10^(5) cfu/g、0.1312×10^(5) cfu/g和1.1463×10^(5) cfu/g,复垦效果达到原地貌3类土壤微生物数量的65.88%、66.46%和67.74%;蔗糖酶、脲酶和磷酸酶活性分别达到1.9600 mg 100 g^(-1) h^(-1)、6.3600 mg 100 g^(-1) h^(-1)和1.4533 mg 100 g^(-1) h^(-1),复垦效果分别达到原地貌83.40%、86.30%和86.85%。因此开展矿区土地复垦后土壤微生物及酶活性的相关研究,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及时反映土地复垦后的土壤质量以及生态系统的恢复状况,以便采取更加合理的复垦方法来提高矿区生态恢复的速度和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