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资源: 中文期刊论文

植物叶寿命及其相关叶性状的生态学研究进展



编号 zgly0001288468

文献类型 期刊论文

文献题名 植物叶寿命及其相关叶性状的生态学研究进展

作者 张林  罗天祥 

作者单位 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  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 北京100101  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  北京100039  北京100101  中国科学院青藏高原研究所  北京100085 

母体文献 植物生态学报 

年卷期 2004年06期

年份 2004 

分类号 Q944 

关键词 叶寿命  比叶面积  叶氮含量  适应策略  常绿植被  落叶植被  生态系统 

文摘内容 科学家早已注意到 ,具有长叶寿命的植物通常生长于营养和 (或 )水分较为缺乏的环境 ,而具短叶寿命的植物一般生长在具有较高的营养可利用性地带。国外大量的实验研究结果表明 ,单位重量的叶氮含量 (Nmass)与叶的最大光合速率存在密切正相关 ,而比叶面积 (单位干重量的叶面积 )与植物生产单位叶面积的物质成本呈负相关 ,二者又随叶寿命的增加而降低 ,这种相互关系几乎在所有植物种群和群落中都普遍存在 ,反映了植物对环境适应的趋同进化特征 ,是进一步理解生态系统行为特征的基础。松属 (Pinus)及云杉 (Picea)、冷杉 (Abies)等常绿针叶树种的叶寿命一般随海拔的升高而增大 ,其相关叶性状也普遍存在明显的垂直分布格局 :随着海拔升高 ,单位面积的叶氮含量 (Narea)及最大光合速率增加 ,而比叶面积则减少。一般认为 ,长的叶寿命是对高寒及养分、水分贫乏等胁迫环境的适应 ,而短的叶寿命和 (或 )落叶性被认为是植物为了快速生长以及对干旱或寒冬等季节性胁迫环境的适应结果。根据成本_效益分析理论 ,在特定环境条件下叶寿命大小取决于形成并维护单位叶面积所需要的物质消耗与叶片碳收获的平衡 ,与常绿 /落叶森林植被纬向 /垂直地带性分布存在一种内在联系机理。因此 ,叶寿命及其相关叶性状成为将叶片水平上的

相关图谱

扫描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