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号
zgly0000343351
文献类型
期刊论文
文献题名
香港嘉道理农场次生林区碰撞诱捕网和黑光灯捕虫器采集所得鞘翅目甲虫多样性比较
学科分类
220.3020;森林昆虫学
作者
张兵兰
张茵
廖婕
GaryW.J.ADES
刘绍基
卢文华
作者单位
华南师范大学生物系
母体文献
生物多样性
年卷期
2004,12(3)
页码
301-311
年份
2004
分类号
Q968
关键词
天牛科
瓢虫科
象甲科
花蚤科
金龟甲科
小蠹科
多样度指数
均匀度指数
文摘内容
本文根据1990-1995年在香港嘉道理农场次生林区采集的昆虫标本, 首次分析了鞘翅目及其优势科的种类、数量和季节性变化, 以及由碰撞诱捕网和黑光灯捕虫器采集所得甲虫在种类、数量和季节性上的差异。在13260号标本中, 已鉴定到科的有13253号, 分属45科, 231种。其中, 朽木甲科(Alleculidae)、毛蕈甲科(Biphyllidae)、丸甲科(Byrrhidae)、坚甲科(Colydiidae)、拟球甲科(Corylophidae)、隐食甲科(Cryptophagidae)、水缨甲科(Hydroscaphidae)、伪叶甲科(Lagliidae)、薪甲科(Lathridiidae)、泽甲科(Limnichidae)、黑蕈甲科(Zopheridae)等11个科为香港地区的首次报道, 约占本次调查科总数的25%。分析表明: (1)该次生林区的鞘翅目甲虫以蛀木性为主。天牛科(Cerambycidae)、瓢虫科(Coccinellidae)、象甲科(Curculionidae)、花蚤科(Mordellidae)、金龟甲科(Scarabaeidae)、小蠹科(Scolytidae)等6科均为多样性较高(种类≥15或者个体数量≥200)的优势科。(2)鞘翅目个体数量季节性明显, 每年自2月开始数量逐渐增加, 6—7月为甲虫发生的高峰期, 8月显著减少。各优势科甲虫的季节性也存在一定的差异, 庞大的小蠹标本数量(85%)说明在此调查期间该科正处于大发生时期。(3)黑光灯捕虫器所捕的甲虫科类和种类较之碰撞诱捕网所捕不尽相同, 黑光灯捕虫器所捕的甲虫数量发生高峰期比碰撞诱捕网所捕的甲虫提前一个月。(4)各项多样性指数对不同捕虫器采集所得鞘翅目的测度差异明显, 黑光灯捕虫器所捕甲虫的多样度和均匀度指数高于碰撞诱捕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