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号
zgly0001016173
文献类型
期刊论文
文献题名
广东桑樹高产栽培研究 施肥量、密度与产量及养蚕关系研究初报
作者
苏大道
毛紀行
王贵儒
陈鳳珍
丘文超
朱綺文
刘媛嫻
刘志倉
作者单位
广东省农业科学院蚕业系
广东省农业科学院蚕业系
母体文献
广东蚕丝通讯
年卷期
1964年03期
年份
1964
关键词
桑树生长
桑叶产量
产量关系
增产效果
气候环境
栽培研究
高产栽培
叶中
光合生产
东桑
文摘内容
1.通过三年来的研究,达到畝产桑4667.2—5028.17公斤,产茧405.47—505.16公斤,基本实現了畝产万斤桑千斤茧(市斤)的高产指标。 2.桑树枝条密度大,个体生长发育受抑制,弱枝率大,单枝产量下降,但当个体數目增加百分率大于个体产量下降百分率时,单位面积产量仍得增加,反之,則下降。增加密度必須結合提高土壤肥力,才能使群体得到充分的发展,达到最大的增产作用。 3.增施氮肥,可以提高土壤肥力与增加产量,但氮肥与增产的关系依土壤肥力而异,土壤肥力高者,增肥的增产效果沒有土壤肥力低者增肥的增产效果大,毎生产100斤桑叶需要带走氮素0.85—0.989斤。 4.密度过大,影响光照强度降低,下层枝叶日照不足,桑叶中光合生产物減少。土壤能力高,桑树生长旺盛,桑叶中糖的含量亦有偏少的傾向,但在正常的气候环境中,对蚕生命力的影响均不甚显著,若遇异常气候环境,(每造桑树生长前期干旱,后期多雨)由于桑叶成熟期延迟,未成熟叶多,特别在土壤肥力高的条件下,更为突出,桑叶中糖的含量显著下降,严重危害蚕造的稳定。 5.初步探明桑树高产栽培中,桑叶产量与品質的矛盾主要是反映植株生长发育要求与环境条件不相适应的矛盾;个体与群体的矛盾;桑树生长发育与利用的矛盾,因此,土壤肥力、密度与气候是影响产量与叶質的主要因素,其中气候(前干后湿)的影响有主导的作用。 6.为了实現桑树高产优質,初步認为肥水的使用,每造桑的生长前期宜足,后期宜少;枝条密度以培养均勻的壮枝为基础,在土壤肥力高的条件下,单枝莖粗9—18毫米吋,畝桑植枝10000—20000条,可产桑叶5000公斤左右,为了提高叶質,仍以減少枝条數为适,遇异常的气候环境时,採取根外追施磷肥或挫(?),对提高叶質均有一定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