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资源: 中文期刊论文

不同光质对木荷、杉木幼苗叶片叶绿素荧光参数和抗氧化酶活性的影响



编号 zgly0001573355

文献类型 期刊论文

文献题名 不同光质对木荷、杉木幼苗叶片叶绿素荧光参数和抗氧化酶活性的影响

作者 刘青青  马祥庆  黄智军  李艳娟  庄正  朱晨曦  刘博 

作者单位 福建农林大学林学院  国家林业局杉木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母体文献 生态学杂志 

年卷期 2018年03期

年份 2018 

分类号 S791.27  S792.99 

关键词 光质  幼苗  叶片  叶绿素荧光  酶活性 

文摘内容 以南方主要造林树种木荷和杉木幼苗为试验材料,研究了红光、蓝光和白光处理对幼苗叶片叶绿素荧光参数和抗氧化酶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木荷幼苗叶片初始荧光(Fo)、最大荧光(Fm)、可变荧光(Fv)和稳态荧光(Ft)均以白光最高,光系统Ⅱ(PSⅡ)最大光化学效率(Fv/Fm)、PSⅡ潜在光化学效率(Fv/Fo)和PSⅡ的天线转换效率(Fv’/Fm’)均以白光最高,蓝光次之,红光最低。与白光处理相比,蓝光处理增强木荷幼苗叶片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红光和蓝光降低过氧化氢酶(CAT)活性,增强过氧化物酶(POD)活性,提高叶片丙二醛(MDA)含量。杉木幼苗叶片Fo和Ft以红光最高,Fm和Fv以白光最高,Fv/Fm、Fv/Fo和Fv’/Fm’均以白光最高,蓝光次之,红光最低。不同处理间杉木幼苗叶片SOD、CAT活性和MDA含量均无显著差异,而POD活性差异显著,以白光处理最高。光质对2种树种幼苗的生长均具有调控作用,其中红光和蓝光处理均造成木荷和杉木幼苗叶片的潜在活力发生不同程度的下降,造成光胁迫,同时破坏幼苗叶片抗氧化酶系统的平衡,不利于幼苗生长。

相关图谱

扫描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