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资源: 中文期刊论文

野生及栽培盾叶薯蓣(Dioscorea zingiberensis)的性别特征观察



编号 zgly0000708413

文献类型 期刊论文

文献题名 野生及栽培盾叶薯蓣(Dioscorea zingiberensis)的性别特征观察

学科分类 220.20;森林培育学

作者 王筱璐  吴宝成  周义峰  杭悦宇 

作者单位 江苏省·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南京中山植物园) 

母体文献 植物资源与环境学报 

年卷期 2010(2)

页码 15-20

年份 2010 

分类号 Q945.61 S567.239 

关键词 盾叶薯蓣  野生  栽培  性别  变异 

文摘内容 对野生和栽培盾叶薯蓣(Dioscorea zingiberensis C.H.Wright)的性别特征及变异状况进行了观察,并对栽培盾叶薯蓣母根状茎和子根状茎萌发植株的性别特征进行了比较。观察结果显示,在湖北武当山6个样地717株野生盾叶薯蓣中共有155株开花植株,其中雌株、雄株和雌雄同株分别有60、94和1株,雌雄株比例1∶1-1∶3,平均雌雄株比例1∶1.57,每个根状茎一般具有1支缠绕茎。2004年至2006年的观察结果显示,2004年153株栽培盾叶薯蓣基株中雄株、雌株和雌雄同株分别有78、62和13株;2005年存活的基株中雌株和雄株数量明显减少,雌雄同株数量大幅增加,雄株、雌株和雌雄同株分别有35、19和88株;2006年成活的137株基株中有80株开花,其中雄株、雌株和雌雄同株分别有38、9和33株,雌株和雌雄同株数量大幅下降。随栽培年限的增加,每个基株的缠绕茎数由1-2支增加至5-6支。栽培过程中盾叶薯蓣的性别有较大幅度变异,雄株和雌株多数转变为雌雄同株,反向转变却较少,雄株和雌株间相互转变也较少。2005年存活并开花的基株中共有100株发生变异,在2006年有13株返变回原性别,有26株保持了2005年变异的性别,有11株变异为另一种性别;雄株、雌株和雌雄同株3年的总变异率分别达到80.77%、100.00%和46.14%。子根状茎萌发植株的性别与母根状茎有较大差异,总变异率达到约50%,其中母根状茎为雄性的其子根状茎萌发植株的性别总变异率最高(59.09%)。研究结果表明,野生盾叶薯蓣可能以有性繁殖为主要繁殖方式,性系统简单清晰;栽培盾叶薯蓣复杂的性系统及大幅度的性别变异可能是由外部环境因子的影响造成的。

相关图谱

扫描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