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号
zgly0001741695
文献类型
期刊论文
文献题名
环渤海滨海湿地鸻鹬类水鸟多样性及其环境影响因子
作者
付梦娣
贾强
任月恒
周汉昌
李俊生
张渊媛
白加德
陈克林
作者单位
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
中咨集团生态技术研究所(北京)有限公司
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
北京生物多样性保护研究中心
北京麋鹿生态实验中心
北京源河国际湿地文化交流中心
母体文献
生态学报
年卷期
2021,41(22)
页码
8882-8891
年份
2021
分类号
Q95
关键词
鸻鹬类
物种多样性
环境影响因子
结构方程模型
环渤海地区
文摘内容
环渤海湿地是水鸟南北迁徙的重要驿站,尤其对于该线路上的鸻鹬鸟类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以环渤海地区12处典型滨海湿地为研究对象,于2016-2020年每年春季开展水鸟调查,明确了鸻鹬类水鸟群落组成及其时空变化,采用结构方程模型(Structural Equation Modeling,SEM)分析了鸻鹬类水鸟多样性与环境因子的响应关系,评估了各环境因子的影响强度。结果表明:(1)共记录到鸻鹬类水鸟7科51种,几乎全部为旅鸟。全球极危物种1种,濒危物种3种,近危物种9种。国家一级保护鸟类2种,国家二级保护鸟类8种。黑腹滨鹬(Calidris alpina)、大滨鹬(Calidris tenuirostris)、黑尾塍鹬(Limosa limosa)、灰鸻(Pluvialis squatarola)、斑尾塍鹬(Limosa lapponica)个体数量最多。(2)山东黄河三角洲、辽宁辽河口、天津北大港等河口湿地,水鸟种类多,单位面积水鸟数量较少。(3)河北沧州沿海、山东滨州贝壳堤岛及其周边区域为环渤海地区湿地集中区,水鸟种类较多。(4)综合影响强度为保护强度》食物》气候,建立自然保护地是保护水鸟多样性的最有效措施。(5)建议将河北南大港湿地和鸟类省级自然保护区提升至国家级,扩大滨州贝壳堤岛与湿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面积,对山东黄河三角洲、辽宁辽河口覆盖的各级各类自然保护地进行优化整合。研究结果能为环渤海地区鸻鹬类水鸟保护策略的制定提供相关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