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号
zgly0001746171
文献类型
期刊论文
文献题名
长白山阔叶红松林红松种群年龄结构与数量动态特征
作者单位
北京林业大学森林资源生态系统过程北京市重点实验室
吉林省林业调查规划院
母体文献
植物生态学报
年卷期
2022,46(6)
页码
667-677
年份
2022
分类号
S71
关键词
红松
种群年龄结构
静态生命表
数量动态特征
保护策略
文摘内容
该研究以分布于长白山阔叶红松林内的红松(Pinus koraiensis)种群为对象,通过编制种群静态生命表,计算数量动态指数,绘制存活曲线、死亡率曲线和消失率曲线,应用4个生存函数并引入谱分析和时间序列预测模型,分析红松种群年龄结构,揭示其天然更新过程及未来发展趋势,以期为野生红松种群的保护和恢复提供科学依据。结果显示:红松种群数量变化具有阶段性,幼龄(Ⅰ–Ⅲ龄级)和成龄(Ⅶ–Ⅹ龄级)个体数量多,中龄(Ⅳ-Ⅵ龄级)和老龄(Ⅺ–ⅪⅤ龄级)个体数量少,形成明显间断的两个优势年龄分布区。种群存活曲线趋近于Deevey-Ⅲ型,表明幼龄个体死亡率高。忽略外部干扰时的总体数量动态变化指数大于》0,表明红松种群为增长型;考虑未来外部干扰时的种群动态变化指数趋近于0,结合死亡率和消失率曲线呈现出连续先增后降的复杂动态变化趋势,可知该种群受外界随机干扰时增长不明显。生存函数分析显示,红松种群具有前期锐减、中期稳定、后期衰退的特点。谱分析表明红松种群天然更新呈周期性波动。未来2、3、4、5、6、7、8、9、10个龄级时间后,红松幼、中龄个体数逐渐减少,而成、老龄个体数量将逐渐增加。幼龄个体死亡率高、生存空间和资源条件有限,老龄个体生理衰老明显是限制红松种群增长的主要原因。建议加强幼龄个体的抚育工作,提高其存活率和生存质量;保护和改善生存环境,从而促进红松种群的自然更新和恢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