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号
zgly0000811713
文献类型
期刊论文
文献题名
生活处处皆作文
作者
林丽玉
作者单位
东庄镇后江小学
母体文献
飞: 素质教育
年卷期
2013(10)
页码
126-127
年份
2013
分类号
X173
关键词
写作素材
生活
积累
文摘内容
目前。小学生写作时最感到头痛的是苦于无材料可写.“言之无物”是害怕作文的一个重要原因, 要帮助学生攻克作文馆.单纯地进行写作方法、技巧的指导是无济于事的。必须从提高学生认识、汲取生活材料人手, 解决“巧妇难为无米之炊”的问题。积累是学生在生活中不可少的一种能力和习惯。从小学生作文来看, 没有一定的积累是不行的。没有生活积累就没有写作素材, 学生作文将无亭可叙。所以好的文章来源于生活中素材。学生作文应该从广阔的生活领域里去汲取创作的源泉, 还应该对生活的深刻了解和观察, 否则就难写好作文。在作文指导中不能局限子作文课的狭窄范围, 应该走出书本, 走出课堂。带领学生走向自然, 走向社会, 观察和体验生活, 注重学会生活积累, 积累写作素材。一、立足生活捕捉素材1、生活感受法生活是一个万花筒, 对生活中某些现象及其本质意义有深刻的真实的认识, 引导学生及时捕捉所见、所闻、所傲、所感, 如观察风霜雨雪、花草树木、同学亲戚、日月星辰………通过实例知道.让学生学会把感受转化为写作素材。实例从何而来?从学生的作文初稿或日记中发现学生有感受的生活素材。加以点拨。让其获取感受。教师更应该抓住生活契机。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 诱发他们的写作动机。如: 去年冬天的一节作文课。刚好遇到一场大雨。家长们纷纷给孩子们送伞、送雨衣来了。我灵机一动, 当即放弃准备好的作文题, 创设宽松、和谐、的交谈氛围, 让学生在无拘无束的状态下.积极主动地参与讨论、交流。倾吐心声, 自然地讲出真实的生活感受。包括周围的环境.同学们和家长们的动作、语言、神态及自己内心感受。在学生讲述时, 我没有轻易打断他们的描述, 特别是当学生说得兴奋、激动的时候。由于学生的畅所欲言是随心所欲的。没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