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资源: 中文期刊论文

30年来辽宁省耕地土壤有机质与pH时空动态变化



编号 zgly0001530101

文献类型 期刊论文

文献题名 30年来辽宁省耕地土壤有机质与pH时空动态变化

作者 白树彬  裴久渤  李双异  安婷婷  汪景宽  孟凡奎  徐鹏 

作者单位 沈阳农业大学土地与环境学院  辽宁苏地源国土规划测绘咨询有限公司  鞍山市国土资源勘测设计院 

母体文献 土壤通报 

年卷期 2016年03期

年份 2016 

分类号 S153 

关键词 辽宁省  耕地土壤  有机质  pH  时空动态 

文摘内容 有机质和p H是反映耕地土壤肥力的重要指标。本研究应用反距离加权空间插值法,对辽宁省1982年、2012年这两个时期的耕地土壤有机质含量和p H的时空动态变化特征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两个时期的有机质含量均呈中东部高于其他地区,p H均呈东南酸西北碱的趋势。30年间,辽宁省有79.8%面积的耕地土壤有机质含量在降低,有机质平均值由20.51 g kg-1降低到17.84 g kg-1,降低了2.67 g kg-1;在不同土壤类型中,除草甸盐土有机质含量有所提升外,其余土壤类型的有机质含量都出现降低趋势,其中白浆土降低趋势最明显。30年间,辽宁省有88.9%面积的耕地土壤发生不同程度酸化,p H平均值由7.08降低到6.59,下降了0.49;在不同土壤类型中,除白浆土的p H值变化有所升高外,其余土壤类型的p H值都有不同程度的下降,其中风沙土p H值降低趋势最为明显。分别对不同时期的有机质含量和p H进行相关分析及方差分析,结果表明每个时期的有机质含量和p H均呈显著的负相关关系(P<0.01),但是对30年间的有机质含量变化和p H变化进行相关分析却呈现弱负相关(r=-0.089),相关性并不显著,说明两者的变化过程并不直接影响,需要其他因素的介入来间接作用。因此,今后有必要对影响它们的变化过程的多个中间因素进行重点分析,这将为耕地土壤有机质含量和p H下降原因的探究以及农田土壤肥力演变提供理论支撑。

相关图谱

扫描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