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号
zgly0001014693
文献类型
期刊论文
文献题名
光照及温度对桃小食心虫(Carposina niponensis Walsingham)滞育影响的初步研究
作者单位
辽宁省果树研究所
北京农业大学
北京农业大学
母体文献
昆虫学报
年卷期
1963年04期
年份
1963
关键词
桃小食心虫
滞育率
发生期
日照时数
滞育幼虫
光照时数
幼虫发育
发生量
幼虫滞育
越冬幼虫
文摘内容
桃小食心虫在辽南苹果产区为二化性兼性滞育害虫。据在熊岳的观察,第一代幼虫通常于7月下旬开始脱果,凡脱果日期愈晚的幼虫,进入滞育的百分率愈高。在中间温度下,滞育的发生决定于幼虫发育期间昼夜光照时数:在每日光照13小时下发育时,全部滞育,在15小时下发育的,基本不滞育。根据田间第一代幼虫发育期间温度和日照时数的变化与幼虫滞育百分率进度的关系推算结果,第一代幼虫发生期间的温度是在光周期反应的适温范围内,故温度不是引起滞育的主要因素。推算出来的临界光周期位于14小时50分—14小时13分之间(在熊岳出现该光周期的日期为7月21号左右)。最后,讨论了田间第一代幼虫发生期早晚与滞育百分率及第二代发生量的关系:在春季干旱的年份(如1955、1957),由于第一代幼虫发生期被推迟,滞育百分率提高,从而减少了当年第二代的发生量;相反,在第一代幼虫发生期较正常年份提前的1956年,该代的滞育百分率降低,从而相应增加了第二代的发生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