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资源: 中文期刊论文

岷江上游典型退化生态系统鸟类物种多样性的初步研究



编号 zgly0000311108

文献类型 期刊论文

文献题名 岷江上游典型退化生态系统鸟类物种多样性的初步研究

作者 赵洪峰  雷富民 

作者单位 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 

母体文献 应用与环境生物学报 

年卷期 2003,9(1)

页码 42-48

年份 2003 

分类号 Q959.708.271 

关键词 岷江  物种多样性  物种-多度模型  环境监测 

文摘内容 在岷江上游典型的退化生态系统(十里乡)、逐渐恢复的生态系统(茂县生态站, 1986年开始人工恢复)和原始森林及次生高山草甸生态系统(上卡卡沟)选择样地, 对其乌类物种多样性在夏秋两季进行了调查, 并计算其多样性指数和均匀度指数。各多样性指数的变化有微小差异, 但总体一致。综合夏秋两季, 茂县生态站夏季的鸟类丰富度、多度和多样性指数值最高, 十里乡秋季的鸟类丰富度、多样性指数值最低, 上卡卡沟秋季的均匀度指数最高。各群落的相似性指数较低, 表明各群落组成有较大差异, 拟合各样地鸟类的物种-多度曲线模型, 十里乡鸟类的物种-多度模型与对数级数分布拟合, 茂县鸟类的物种-多度模型与对数级数分布相似, 上卡卡沟鸟类的物种-多度模型与分割线段模型分布拟合, 夏秋季的物种-多度模型无明显差异, 仅茂县的物种-多度模型与风何级数分布拟合, 并对鸟类对生态恢复的监测效应进行了探讨, 认为物种-多度模型是良好的生境变化生物指示因子, 图3表4参19。

相关图谱

扫描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