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资源: 中文期刊论文

黄河流域土壤研究——Ⅱ.华北平原土壤的发生和演变



编号 zgly0001010768

文献类型 期刊论文

文献题名 黄河流域土壤研究——Ⅱ.华北平原土壤的发生和演变

作者 熊毅  席承藩  张同亮  王遵亲  赵仲武 

作者单位 中国科学院土壤队  中国科学院土壤队 水利部北京勘测设计院土壤调查总队  中国科学院土壤研究所  水利部北京勘测设计院土壤调查总队 

母体文献 土壤学报 

年卷期 1958年01期

年份 1958 

关键词 石灰性  草甸土  成土过程  潜育作用  假菌丝体  黄河流域  排水情况  小地形  土类  淋失 

文摘内容 经过一年多的大规模调查,证实了华北平原的土壤都具有不同的类型和不等程度的发育,其中包括很多土类、亚类和变种,过去简称华北平原土壤为“石灰性冲积土”,是很难反映情况和说明问题的。华北平原的主要成土过程有褐土过程、浅色草甸土过程、沼泽过程和盐土过程。褐土多发育于山麓及冲积扇形地上,地势较高,排水良好,地下水埋藏较深,约在4—6米以下。在降水淋洗之下,可溶盐类皆被淋失,不发生盐演化现象,土壤只及于粘化作用,pH 值多属中性至微碱性。太行山麓的褐土因受石灰性沉积物的覆盖,发生次生碳酸盐化作用,土壤剖面中有假菌丝体存在。浅色草甸土多分布于冲积平原,其形成过程受地下水的影响极显著。地下水埋藏深度约2—3米,也可达4—5米。由于地下水升降频繁,氧化还原作用交替进行,土壤中呈现显明的锈纹斑,但无假菌丝体。土壤疏松多孔而有结构性,因土壤中有机质较少、土色浅淡而多受人为耕作的影响,故称耕种浅色草甸土。洼地及湖淀附近,地下水埋藏较浅或地表积水,土壤发生沼泽化过程。山麓交接洼地,积水时期长久,潜育作用及腐殖质积累均较显著。平原中洼地比较平坦,积水时间亦较短,腐殖质积累和潜育作用都较轻微。海滨洼地中,潜育作用较为剧烈,但有机质的积累则不一致,水浅处的有机质积累较多。因地形及地下水的情况不同,土壤盐渍程度各地不一。盐渍土多发生于山前交接洼地、碟形洼地边缘,以及槽状洼地和地上河流的两侧。有些灌区由于缺乏合理的灌排系统和灌溉制度,土壤发生了次生盐演化现象。华北平原盐渍土可分为内陆及海滨两种:内陆盐渍土多属氯化物硫酸盐土,地下水埋藏深度约1.5—2.0米,地下水矿化度约1—3克/升;海滨盐土区多属氧化物盐土,地下水埋藏深度约1.0—1.5米,地下水矿化度大于10克/升;过渡地带(即海滨盐土与内陆盐土的过渡地带)的盐渍土多属硫酸盐氯化物盐土,地下水埋藏深度约1.5米左右,地下水矿化度5—10克/升。华北平原中的四个主要成土过程是互相联系,而且有过渡阶段的。褐土和浅色草甸土的形成条件,主要在于排水情况和地下水位的不同。所以这两种土壤分布毗鄰而有互相过渡的发展情况。扇形地中下部,地面排水尚好而地下水埋藏较浅(1.5—3米),褐土区中可发育浅色草甸褐土。在泛盐平原中地势相对高起的黄河故道或靠近冲积扇地区,地下水埋藏较深(3.5—5米),可发育褐土化浅色草甸土。泛溘平原中的洼地积水愈久,沼浑化过程愈强,可由沼泽化浅色草甸土过渡至浅色草甸沼泽土或沼泽土。但经人工挖沟排水或洼地淤平以后,土壤可由沼泽土转向浅色草甸过程或褐土过程发展。浅色草甸土中如地下水埋藏浅而矿化度高,则土壤可向盐土方向发展。海滨盐土如不再受海潮影响和改善排水情况,则土壤也可由盐土向浅色草甸土发展。

相关图谱

扫描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