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号
zgly0000267880
文献类型
期刊论文
文献题名
长白山暗针叶林林隙一般特征及干扰状况
学科分类
220.1060;森林生态学
作者
杨修
作者单位
中国农科院农业气象研究所
母体文献
生态学报;北京
年卷期
2002, 22(11)
页码
1825~1831
年份
2002
分类号
S718.541
关键词
针叶林
林隙
长白山
文摘内容
对长白山暗针叶林林隙一般特征和干扰状况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 长
白山暗针叶林林隙的线状密度为21.15个/km, 扩展林隙所占的面积比例为
29.45%, 冠空隙所占的面积比例为15.81%; 冠空隙的年干扰频率为0.24%, 干
扰轮回期为416.7 a左右; 冠空隙的大小变化在17.9~340.3 m↑2之间,
<100 m↑2的冠空隙个数较多, 冠空隙的平均面积为93.60 m↑2; 扩展林隙的
大小变化在43.6~482.3 m↑2之间, 50~200 m↑2之间的扩展林隙个数较多
, 扩展林隙的平均面积为174.34 m↑2; 暗针叶林林隙形成的主要方式是风倒
; 在长白山暗针叶林中, 大多数林隙是由2~6株形成木形成, 其中由3株形成
木形成的林隙最多, 单株或7株以上形成木形成的林隙数量很少; 在暗针叶林
中, 10~40 a前这段时间形成的林隙较多, 特别是20~30 a期间形成的林隙
最多。其它阶段形成的林隙较少, 暗针叶林的林隙大多是由臭冷杉、落叶松
和鱼鳞云杉形成。径级在10~30 cm之间, 高度在25~30 m之间的主林层树木
形成林隙的可能性最大。暗针叶林林分组成、林隙干扰方式和程度随海拔高
度的变化而变化。表9参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