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资源: 中文期刊论文

滆湖底栖动物群落的时空变化及水质生物学评价



编号 zgly0001433296

文献类型 期刊论文

文献题名 滆湖底栖动物群落的时空变化及水质生物学评价

作者 王丽卿  吴亮  张瑞雷  张毅敏 

作者单位 上海海洋大学水产与生命学院  环保部南京环境科学研究所 

母体文献 生态学杂志 

年卷期 2012年08期

年份 2012 

分类号 Q958.8 

关键词 滆湖  底栖动物  密度和生物量  时空变化  水质评价 

文摘内容 2009年5月-2010年2月对滆湖底栖动物群落进行了调查,并根据底栖动物群落结构对水质进行了生物学评价。结果表明:采集到底栖动物共35种,隶属于3门25属;优势种类为中国长足摇蚊(Tanypus chinensis)、霍甫水丝蚓(Limnodrilus hoffmeisteri)、苏氏尾鳃蚓(Branchiura sowerbyi)、克拉泊水丝蚓(L.claparedeianus)、中华河蚓(Rhyacodrilussinicus);滆湖底栖动物的年均密度为374.1ind·m-2,寡毛类对密度的贡献最大,占年均密度的77.4%,最大密度出现在夏季,春季最低,St14年均密度高于其他站点;滆湖底栖动物的年均生物量为17.78g·m-2,软体动物对生物量的贡献最大,占年均生物量的97.4%,夏季生物量最大,冬季最低,St14年均生物量明显高于其他各个站点;底栖动物的密度和生物量随季节变化明显,密度的季节变化表现为夏季>秋季>春季>冬季,生物量变化表现为夏季>春季>秋季>冬季;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值(H’)、Margalef多样性指数值(D)、Pielou均匀度指数值(J)和BI指数值表明滆湖水体处于中度到重度污染状态。

相关图谱

扫描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