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资源: 中文期刊论文

肠道菌丛与炎症性肠病



编号 zgly0000447756

文献类型 期刊论文

文献题名 肠道菌丛与炎症性肠病

作者 李润美  韩英 

作者单位 北京军区总医院消化内科 

母体文献 现代消化及介入诊疗 

年卷期 2006,11(1)

页码 48-50

年份 2006 

分类号 R574  R516.102 

关键词 炎症性肠病  肠道菌丛  disease  肠道微生态环境  溃疡性结肠炎  肠道微生态制剂  动物模型  实验性结肠炎  肠道炎症  肠道细菌 

文摘内容 炎症性肠病(inflammatory bowel disease, IBD)包括溃疡性结肠炎(ulcerative colitis, UC)和克罗恩病(Crohn's disease, CD)。病因至今不明, 可能的病因包括由基因决定的宿主易感性、黏膜免疫和肠道微生态环境三者的相互作用。目前研究较多的是肠道菌群与IBD发病的关系。肠道微生物的有害作用可见于一些IBD的动物模型。在这些动物模型中, 动物在无菌的环境中不发生肠道炎症。Harper等人曾报道如果把已行回肠造口术的CD患者的小肠流出物注入结肠, 则诱导结肠炎症, 然而将无菌的小肠超滤液注入结肠则不发生炎症。并不是所有的肠道细菌均可导致肠道炎症, 一些细菌具有保护作用。这不但决定于它们分泌有毒物质的能力和细胞壁的成分(脂多糖, 肽聚糖), 也决定于DNA成分(尤其是CpG)。最近的一些研究表明, 肠道微生态制剂包括乳酸杆菌、双歧杆菌和酵母菌对实验性结肠炎或人的IBD可以产生阻抑影响。

相关图谱

扫描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