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资源: 中文期刊论文

灌溉方法对保护地土壤有机氮矿化特性的影响



编号 zgly0001371477

文献类型 期刊论文

文献题名 灌溉方法对保护地土壤有机氮矿化特性的影响

作者 姬景红  张玉龙  张玉玲  虞娜  王伟承 

作者单位 沈阳农业大学土地与环境学院辽宁省农业资源与环境重点实验室  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土壤肥料与环境资源研究所 

母体文献 土壤学报 

年卷期 2009年05期

年份 2009 

分类号 S157.6 

关键词 氮矿化  渗灌  滴灌  沟灌  保护地土壤 

文摘内容 采用Stanford和Smith提出的长期间歇淋洗通气培养法,对连续7a采用渗灌、滴灌和沟灌灌溉,栽培番茄的保护地不同剖面层次土壤的有机氮矿化特点进行了研究。渗灌管为发汗式半软管,埋深为30cm;渗灌、滴灌和沟灌灌水方法及施肥、田间管理同当地农业生产。当20cm深处的土壤水吸力达到40kPa时开始灌水,渗灌和滴灌每次的灌水量是沟灌灌水量的1/2。试验结果表明,土壤矿化氮含量随着土层深度的增加而降低。从累积矿化氮量—时间曲线变化的趋势看,可将保护地土壤0~50cm剖面分为三个层次,其中渗灌与滴灌处理相似,为0~20cm、20~40cm和40~50cm土层,而沟灌处理则为0~30cm、30~40cm和40~50cm土层。保护地不同层次土壤有机氮的矿化可以用Twopool模型表达。比较不同灌溉处理,在0~10cm土层,易矿化有机氮含量(N1)表现为滴灌>沟灌>渗灌,易矿化有机氮矿化速率(k1)常数也以滴灌处理最大,说明滴灌更有利于表层土壤易矿化有机氮的形成。与渗灌和沟灌相比,长期使用滴灌灌溉有利于改善保护地土壤有机氮的品质。

相关图谱

扫描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