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资源: 中文期刊论文

华北平原种养一体规模化农场氮素流动特征及利用效率——以河北津龙循环农业园区为例



编号 zgly0001569523

文献类型 期刊论文

文献题名 华北平原种养一体规模化农场氮素流动特征及利用效率——以河北津龙循环农业园区为例

作者 石鹏飞  郑媛媛  赵平  杨东玉  贾亮  王贵彦 

作者单位 河北农业大学农学院  河北省作物生长调控实验室  河北省景县气象局  河北津龙公司 

母体文献 应用生态学报 

年卷期 2017年04期

年份 2017 

分类号 S181 

关键词 农场水平  农牧结合  氮流动特征  氮利用率  华北平原 

文摘内容 种养一体规模化、集约化是华北平原农业发展的必然趋势,而氮素是连接种植养殖的主要养分资源,以河北津龙循环农业园区为例,采用文献资料、实地调查方法分析农场水平氮素流动特征及利用率,并通过情景分析方法提出农场氮素管理措施,为实现农场水平氮养分资源高效利用、提高农场生产系统生产力和改善华北平原循环农业模式提供技术支撑和科学依据.结果表明:在农场水平下,化肥和有机肥输入氮量674.6 kg·hm-2·a-1,占总输入氮量的88.3%,氮利用率为41.5%,种植系统氮盈余量190.7 kg·hm-2·a-1,施氮量过多是造成种植系统氮利用率低和氮素盈余量高的主要原因.养殖系统中外购饲料提供氮量占饲料总输入氮量的83.2%,粪尿排氮量为776.6 t·a-1,而还田比例仅为36.3%,氮利用率19.7%.农场水平氮总利用率为40.7%.情景分析表明,农田减少化肥施氮量50%(情景1)、增加来自农场内部玉米籽粒产量(情景2)措施,可分别使种植系统氮利用率提高34.6%和15.6%,同时农场水平氮总利用率分别提高18.7%和9.8%;另外,优化养殖系统饲料结构(情景3),可使氮总利用率提高19.1%.因此,减少化肥氮施用量、调整作物种植结构、优化饲料结构等,是提高农场氮生产力和实现环境友好双赢效果的措施和途径.

相关图谱

扫描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