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号 zgly0001567301
文献类型 期刊论文
文献题名 典型草原煤矿排土场边坡不同治理措施次降雨水蚀过程分析
作者单位 水利部牧区水利科学研究所
母体文献 水土保持研究
年卷期 2017年05期
年份 2017
分类号 S157.1
关键词 排土场边坡 工程措施 生物措施 次降雨侵蚀量
文摘内容 以典型草原露天煤矿的排土场边坡为研究对象,利用野外原位径流小区观测设施研究了不同治理措施条件下排土场边坡次降雨的产流、产沙规律。结果表明:在边坡治理初期,首次降雨的土壤侵蚀产沙量均较大,达到中度以上的侵蚀强度,其中铺设植生带措施次降雨产沙量最大,为6 469t/km~2,生态袋一字型布设措施产沙量最小,为2 543t/km~2,分别是裸地产沙量5 640t/km~2的1.15倍和0.45倍;随治理恢复年限的增加,恢复第3年时,生态袋一字型治理措施(生物+工程措施)的年径流量比沙地柏+绣线菊灌丛恢复7a(纯生物措施)的年径流量小;当边坡治理措施的植被盖度>35%时,各治理措施的产沙量均小于未治理裸地的产沙量,且雨强越大,生物+工程治理措施的阻沙能力越明显;生态袋一字型布设措施年土壤侵蚀量由治理当年的5 179t/(km~2·a)下降到治理第3年的1 260.35t/(km~2·a),减少75.7%。因此,在草原矿区的排土场边坡采取生物与工程相结合的治理措施明显优于单纯的生物治理措施,可有效控制排土场边坡的水土流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