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资源: 中文期刊论文

铅锌矿污染区不同林木根际丛枝菌根真菌与土壤因子的关系



编号 zgly0000823801

文献类型 期刊论文

文献题名 铅锌矿污染区不同林木根际丛枝菌根真菌与土壤因子的关系

学科分类 220.1040;森林土壤学

作者 许加  唐明 

作者单位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生命科学学院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林学院 

母体文献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 自然科学版 

年卷期 2013(5)

页码 75-80

年份 2013 

分类号 S718.81 Q938.11 

关键词 铅锌矿污染区  丛枝菌根  球囊霉素  土壤酶活性 

文摘内容 【目的】:探讨铅锌矿污染地区不同林木根际土中丛枝菌根真菌(AMF)及球囊霉素(GRSP)与土壤因子的关系及其在生态恢复中的作用。【方法】:在陕西凤县铅硐山铅锌矿区,采集7种不同林木的根系和根际土壤,测定根系AMF侵染率、AMF孢子密度、球囊霉素含量、土壤养分含量及土壤酶活性,研究不同林木根际AMF侵染率、孢子密度和球囊霉素与土壤因子之间的关系。【结果】:AMF侵染率和孢子密度在不同林木根际土中差异显著,平均侵染率为44.64%,孢子密度平均2.34个/g,AMF侵染率和孢子密度无显著相关性。总球囊霉素(T-GRSP)含量与速效磷和速效钾含量呈极显著正相关(P〈0.01),与土壤阳离子交换量(CEC)呈显著正相关(P〈0.05),说明AMF可以通过分泌球囊霉素促进土壤团聚体的形成,增强土壤的保肥和缓冲能力。主成分分析表明,速效钾、碱解氮、速效磷、有机碳、脲酶、全氮、碱性磷酸酶及阳离子交换量是反映铅锌矿污染区土壤营养状况的主要因子。【结论】:AMF孢子密度和总球囊霉素含量与土壤养分显著相关,可作为重金属污染地区生态系统环境状况检测的有效指标。

相关图谱

扫描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