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号
zgly0001711091
文献类型
期刊论文
文献题名
水曲柳节子时空分布特征与变色规律研究
作者单位
东北林业大学林学院
母体文献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年卷期
2020年08期
年份
2020
分类号
S792.41
关键词
水曲柳人工林
节子
时间分布
垂直分布
变色
节子愈合时间
文摘内容
【目的】为了解水曲柳节子时空分布特征和变色规律,并建立节子变色长度的预测模型。【方法】在49年生的水曲柳和长白落叶松人工混交林中,选取16株水曲柳样木,采用油锯对节子进行解剖,并在实验室内利用20倍放大镜测量节子的属性。【结果】(1)水曲柳节子径向生长的第1~5年形成的节子数量最多,占98.1%;第6~15年形成的死节数量较多,占94.1%;第11~20年完全愈合的节子数量较多,占73.6%;(2)在垂直分布上,89.5%的节子分布在树干高度10.0 m以下,10.5%的节子分布在树干10.1~14.0 m的范围;(3)节子变色长度随着节子直径的增加而逐渐增大,当节子直径大于15.00 mm时,变色长度明显增大;(4)节子变色长度随着生角度的增加而显著减小(P <0.05),但会随着死节半径和节子愈合时间的增加而显著增大(P <0.05);(5)通过逐步回归分析,筛选出节子直径(KD)、节子总半径(TRK)和节子愈合时间(OT)3个影响节子变色的关键因子,建立了节子变色长度多元回归模型:YDL=1.557XKD+0.382XTRK+1.140XOT-7.523,相关性达到极显著水平。【结论】自然整枝条件下,水曲柳节子易发生变色,节子直径、节子总半径以及节子愈合时间是决定节子变色长度的关键因子。在节子直径超过15.00 mm时,变色长度明显增大,因此,当水曲柳枝条直径超过15.00 mm时应及时修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