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号
zgly0001717331
文献类型
期刊论文
文献题名
农业现代化的中国道路
作者单位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人文社会发展学院/陕西省乡村治理与社会建设协同创新研究中心
中国农业大学人文与发展学院
华中农业大学社会学系/农村社会建设与管理研究中心
南京大学社会学院
母体文献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卷期
2020年05期
年份
2020
分类号
F320.1
关键词
农业现代化
农业经营主体
中国道路
家庭经营
规模农业
新型农业
枣产业
统分结合
社会化服务
农业发展
文摘内容
主持人语:据统计截止2019年末,中国常驻人口城镇化率达到60.60%,乡村人口数量为55 162万,全国农民工总量为29 077万,这意味着中国的城镇化仍有较长的一段路要走。农业现代化不仅是农业发展问题,而且是农民福利增加和农村和谐稳定问题。中国的农业现代化必须回应小农户的生产和生活需要,为留守村庄的农民提供基本的就业和收入,并逐步解决小农户与社会化大生产之间的矛盾。《农业现代化的中国道路与关中实践》一书在对关中平原的农业农村发展进行案例研究的基础上,结合宏观数据分析,提出一种以家庭经营为基础、社会化服务为保障的统分结合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农业现代化道路。赵晓峰指出,虽然小规模农业经营者长期存在,但是中国农业现代化的各项指标均在稳步提升,农村基本经营制度也在不断完善;农业现代化的发展,为农业社会学的学科发展提供了新的生长空间,开辟了新的理论议题,带来了新的发展机遇。陈义媛认为,《农业现代化的中国道路与关中实践》所描绘的以服务规模化引领农业现代化的发展模式并没有从根本上改善小农户的发展权益,而书中对冬枣产业等的研究却表明中国农业应走以组织化的小农户为主体的现代化道路。周娟指出推进农业现代化需要弄清两个问题,即付出的代价和最终目的,而以家庭经营为基础,社会化服务为保障的统分结合模式可以保障小农户的发展权益,并充分体现我国的制度优势。赵祥云认为在目前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迅猛发展的情况下,关键任务是提高其发展质量和带动能力助推新型农业经营体系的构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