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资源: 中文期刊论文

洞庭湖湿地景观破碎与生物多样性保护



编号 zgly0000396116

文献类型 期刊论文

文献题名 洞庭湖湿地景观破碎与生物多样性保护

学科分类 220.1060;森林生态学

作者 袁正科  李星照  田大伦  袁穗波 

作者单位 湖南省林业科学院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 

母体文献 中南林学院学报 

年卷期 2006,26(1)

页码 109-116

年份 2006 

分类号 S718.5  S76 

关键词 湿地  景观破碎  生物多样性  洞庭湖保护区 

文摘内容 研究了洞庭湖湿地景观破碎化过程、特性、原因及其与生物多样性的关系.①现有洲滩湿地1037块, 破碎度2.00块/km^2, 其中环境资源斑块面积只占32.08%; 水域1337块, 破碎度2.00块/km^2; ②在120多年间, 由一个湖泊斑块变成2374个斑块, 中间经历了5个分割阶段.以近21年间的景观破碎速度最快; ③被分割的321个洲滩斑块变成820块, 破碎度增大了150.00%, 破碎景观面积占98.5%, 扁长状斑块消失, 鸟足状和岛屿状斑块占总斑块数减少了6.77%和11.34%; 原始资源斑块面积减少24.2%~81.56%, 人工替代引进(杨树)增加100%, 干扰斑块(获)增加63.70%, 从而引起生物多样性变化; ④杨树人侵、沟河引人、荻、芦扩张、自然资源无价的错误认识是造成天然湿地景观破碎的原因.同时, 提出了洞庭湖区自然保护区的晟小面积和管理机构模式.。

相关图谱

扫描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