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资源: 中文期刊论文

东灵山地区地表甲虫群落组成及季节变化



编号 zgly0000281983

文献类型 期刊论文

文献题名 东灵山地区地表甲虫群落组成及季节变化

学科分类 220.3020;森林昆虫学

作者 于晓东  罗天宏 

作者单位 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 

母体文献 昆虫学报 

年卷期 2002,45(6)

页码 785-793

年份 2002 

分类号 Q968.2 

关键词 东灵山地区  地表甲虫  群落组成  季节变化  季节动态  生境  植被类型  华北山地 

文摘内容 本文研究东灵山地区地表甲虫群落的物种组成和季节变化, 取样选择在11种不同生境类型内, 分别代表 该地区的植被类型与环境变化。1999-2000年的野外取样共获得甲虫标本10874号, 其中步甲、隐翅虫、叶甲、象甲、拟步甲、金龟和叩甲等7科的个体数量较多, 合计占个体总数的83.36%, 为该地区地表甲虫的优势类群。选择40个最常见物种统计种类和数量, 对生境进行主成分分析排序(PCA)和系统聚类分析, 可以将东灵山地区的11种生境类型划归为3类: 即梨园岭退耕区的灌丛类型、小龙门林区的森林类型和东灵山主峰区的亚高山植被类型, 梨园岭退涯区的辽东栎萌生丛被合并到小龙门林区森林植被类型中, 反映了植被类型、海拔高度及受干扰程度可能是决定该地区地表甲虫群落组成和分布的主要因素。研究地表甲虫的季节变化发现其活动高峰多出现在6月和7月, 而且在不同生境类型内, 优势类群的组成和季节变化有很大差异; 小龙门林区数量分布高于梨园岭退耕区内的分布, 尤其在落叶松林和阔叶混交林内的数量优势更加明显。如果按营养层次划分功能群, 捕食性类群比例最高, 植食性类群次之, 腐食性类群最少, 捕食性类群的季节活动曲线滞后于植食性类群的活动曲线。

相关图谱

扫描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