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号
zgly0001749585
文献类型
期刊论文
文献题名
苏北滨海土壤无机碳含量的测定方法比较
作者单位
南京林业大学生物与环境学院
母体文献
南京林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年卷期
2023,47(1)
页码
76-82
年份
2023
分类号
S153.1
S714
关键词
无机碳
气量法
CO_(2)吸收法
间接法
元素分析仪
滨海土壤
互花米草盐沼
重铬酸钾氧化
文摘内容
【目的】无机碳是苏北滨海土壤碳库的重要组成部分,探索其含量的精准测定方法,以期为深入认识土壤无机碳(SIC)的形成和转化提供基础。【方法】在苏北地区野外选取杨树人工林和互花米草湿地作为样地,采集0~10、≥10~20、≥20~40、≥40~60、≥60~80和≥80~100 cm深度的土壤样品,在实验室分别使用气量法、二氧化碳(CO_(2))吸收法和间接法测定SIC含量及其回收率,比较3种方法的精准性。【结果】使用气量法、CO_(2)吸收法和间接法测得的SIC含量的变化范围分别为4.25~9.93、6.18~11.50和5.50~12.60 g/kg,平均值分别为8.11、9.58和9.54 g/kg。当外源碳酸钙添加梯度为2.35~12.90 g/kg时,气量法、CO_(2)吸收法和间接法的回收率的平均值分别为96.9%、105.0%和71.5%。根据回收率校正后的SIC含量,间接法的结果明显高于其他两种方法,这表明间接法的回收率被低估。气量法、CO_(2)吸收法和间接法测定平行土壤样品无机碳含量的变异系数分别为1.19%~4.99%、0.52%~3.34%和1.51%~6.79%,平均值分别为2.44%、1.36%和3.25%。【结论】气量法、CO_(2)吸收法和间接法均能用于苏北滨海SIC含量的测定,CO_(2)吸收法和间接法的测定结果均高于气量法,但间接法回收率明显被低估,这主要是由于重铬酸钾氧化法高估了酸处理后土壤的有机碳含量。CO_(2)吸收法测定的精确性最高,气量法次之,间接法最低,但气量法的耗时短,间接法能同时获得土壤有机碳和SIC的含量,研究者可以根据具体的研究目的选择合适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