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资源: 中文期刊论文

夏播复种光敏型高丹草的养分含量与产量



编号 zgly0001624065

文献类型 期刊论文

文献题名 夏播复种光敏型高丹草的养分含量与产量

作者 贺春贵  何振富  王斐 

作者单位 甘肃省农业科学院畜草与绿色农业研究所 

母体文献 草业学报 

年卷期 2017年07期

年份 2017 

分类号 S54 

关键词 夏播复种  穴播方式  刈割方法  光敏型高丹草  营养品质与产量 

文摘内容 为了探讨光敏型高丹草夏播复种的高效栽培方式,在陇东旱塬麦茬后用免耕露地(NN)、翻耕露地(TN)和翻耕覆膜(TP)3种穴播方式复种了海牛、BJM和大卡3个品种,测定分析了不同品种和穴播方式下刈割1茬(C11)和刈割2茬(第1茬C21和第2茬C22)的草产量及其与养分含量和主要养分产量的关系。结果表明,各种养分含量,包括粗蛋白(CP)、可溶性糖(SS)、中性洗涤纤维(NDF)、酸性洗涤纤维(ADF)、总可消化养分(TDN)和相对饲喂价值(RFV)在不同刈割方式下随品种、穴播方式及互作,其差异性表现出复杂的变化。各营养物质的含量与其产量变化趋势多不一致,且不能得到结论一致的模式。生产中需根据主要营养需求,选择最有效的栽培模式。但主要养分粗蛋白(CP)和可消化营养物(TDN)的产量与干物质产量变化趋势基本一致,干物质的产量可以代表营养物质的产量。CP和TDN产量在C11时明显高于C21+C22,BJM整体高于其他两品种,TP产量高于其他两穴播方式;TDN产量在所有处理中以BJM在C11、TP处理下最高,达10.97t/hm2;CP产量在所有处理中以大卡C11、TP处理下最高,达1.25t/hm2;BJM在C11、TP处理下CP产量为1.11t/hm2,与大卡无显著性差异(P>0.05)。因此,综合考虑,在本试验条件下,在陇东旱塬地区麦茬后夏播复种高丹草以TP、C11(早霜前1周刈割)和BJM品种相组合的青贮生产模式为最优。但若以2茬青饲利用(C21+C22),建议选择品种海牛和TP播种栽培模式。

相关图谱

扫描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