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资源: 中文期刊论文

红壤旱地毛叶苕子不同翻压量下腐解及养分释放特征



编号 zgly0001624412

文献类型 期刊论文

文献题名 红壤旱地毛叶苕子不同翻压量下腐解及养分释放特征

作者 刘佳  张杰  秦文婧  杨成春  谢杰  项兴佳  曹卫东  徐昌旭 

作者单位 江西省农业科学院土壤肥料与资源环境研究所  中国科学院南京土壤研究所  南昌工程学院  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资源与农业区划研究所 

母体文献 草业学报 

年卷期 2016年10期

年份 2016 

分类号 S551.2 

关键词 毛叶苕子  红壤旱地  翻压量  腐解特征  养分释放 

文摘内容 为了探讨不同翻压量的毛叶苕子在红壤旱地的腐解及养分释放特征,采用尼龙网袋埋田法在江西东乡红壤甘薯地进行了180d的田间腐解试验,研究了低(15000kg/hm2)、中(22500kg/hm2)、高(30000kg/hm2)3个翻压量下毛叶苕子的干物质腐解规律和养分释放率。结果表明,总体上毛叶苕子腐解存在前期迅速、后期缓慢的现象,翻压180d后毛叶苕子干物质的最终腐解率达到70.19%84.18%。碳、氮、磷、钾、镁、硫、铜、锌均在翻压后的前20d大量释放,钙、锰的释放较慢,铁在翻压前期出现富集现象。增加翻压量不会改变毛叶苕子整体的腐解及养分释放规律,但会对养分的释放率和释放速率产生影响。不同翻压量下毛叶苕子碳、氮、磷、钾的释放率和释放速率分别可用幂函数y=axb和指数衰减模型v=v0e-kx进行拟合,回归分析表明增加翻压量对毛叶苕子碳、氮完全释放的延缓效应最大(延缓354406d和7911358d)、磷次之(延缓87122d)、钾最小(延缓1627d)。增加翻压量可以显著提高毛叶苕子碳、氮、磷、钾的释放速率,但仅局限于翻压后的前10或20d。增加翻压量后毛叶苕子大部分的养分仍在翻压后的前20d释放,后期的释放量并未得到大幅提高,为后茬作物持续供应养分的能力有限。因此,实际生产中应充分结合后茬作物的需肥特性,制定毛叶苕子合理的翻压量。本研究可为中国南方红壤旱地绿肥作物的科学利用提供理论依据。

相关图谱

扫描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