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4-29 16:48:24 星期二

数据资源: 中文期刊论文

绿盲蝽对七种锦葵科植物挥发物的EAG和趋向行为反应



编号 zgly0001526637

文献类型 期刊论文

文献题名 绿盲蝽对七种锦葵科植物挥发物的EAG和趋向行为反应

作者 张俊宇  林克剑  黄欣蒸  耿亭  魏洪义  张永军 

作者单位 江西农业大学农学院  中国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植物病虫害生物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中国农业科学院廊坊科研中试基地 

母体文献 中国生物防治学报 

年卷期 2016年02期

年份 2016 

分类号 S433.3 

关键词 绿盲蝽  锦葵科植物  挥发物  EAG反应  趋向行为 

文摘内容       研究绿盲蝽Apolygus lucorum(Meyer-Dür)对锦葵科植物挥发物的EAG和趋向行为反应,为研发绿盲蝽引诱剂或驱避剂策略提供科学依据。田间采用动态顶空采样方法收集了7种锦葵科植物的挥发物,通过室内气相-质谱联用系统(GC-MS)进行物质鉴定及定量分析,最终测定了雌、雄绿盲蝽成虫对11种候选特征挥发物的触角电位(EAG)反应和嗅觉趋向选择行为。结果表明,7种锦葵科植物的挥发物种类和含量有较大差异,而且4种棉花品种之间的挥发物差异也很显著。棉花石远321的挥发物总量最大,其中4,8-二甲基-1,3,7-壬三烯(DMNT)含量最高,壬醛和罗勒烯其次。蜀葵的挥发物种类和含量均最少。11种候选特征挥发物均能够引起绿盲蝽雌、雄成虫EAG反应,且雄性成虫的反应值大都高于雌性成虫。其中,绿盲蝽雌、雄成虫触角对反-2-己烯酸丁酯EAG反应值最大,芳樟醇、乙酸叶醇酯、甲基庚烯酮及DMNT也能够激发绿盲蝽较大的EAG反应。在趋向行为检测中发现,DMNT及柠檬烯等对雄性成虫具有吸引作用。对雌性成虫有吸引作用的物质有γ-萜品烯、DMNT、月桂烯、α-石竹烯、罗勒烯及乙酸叶醇酯等,其中γ-萜品烯和乙酸叶醇酯对雌性成虫具有极显著吸引效果。锦葵科候选植物挥发物对绿盲蝽雌、雄虫具有不同EAG和趋向行为反应影响,候选气味化合物可以作为设计绿盲蝽引诱剂组分进行害虫防控田间实践。

相关图谱

扫描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