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资源: 中文期刊论文

重庆喀斯特地区现代花粉组合与植被的关系



编号 zgly0001712177

文献类型 期刊论文

文献题名 重庆喀斯特地区现代花粉组合与植被的关系

作者 郝秀东  欧阳绪红  谢世友  魏兴萍 

作者单位 南宁师范大学北部湾环境演变与资源利用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南宁师范大学广西地表过程与智能模拟重点实验室  西南大学地理科学学院  重庆师范大学地理与旅游学院 

母体文献 生态学报 

年卷期 2020年15期

年份 2020 

分类号 Q948 

关键词 表土孢粉组合  现代植被  石漠化区  喀斯特  重庆 

文摘内容 重庆喀斯特地区4种不同地貌单元的81份表土和苔藓样品的孢粉分析结果表明:(1)研究区植物孢粉组合共由109科属组成。除金佛山外,其他植被退化严重地区样点均以草本和蕨类植物占据优势(剔除石漠化治理大量引种的马尾松、柳杉和侧柏等乔木花粉),其次是乔木植物花粉(主要为马尾松),灌木植物花粉含量很低,显示该区植被退化严重;(2)孢粉组合的PCA分析能够很好地将研究区的现代孢粉组合区分开来,较好地反映了重庆喀斯特地区不同地貌单元的植被特征,特别是石漠化区植被退化严重的孢粉组合特征。生态保护较好、自然植被发育的金佛山地区具有106科属的乔木、灌木与草本孢粉类型,以及高含量的乔木花粉,而喀斯特石漠化地区的鸡公山(46科属)、青木关镇(56科属)和南平镇(50科属)则表现为乔灌木孢粉类型较少;(3)银杉作为金佛山特有的孑遗植物,其花粉含量明显低于松属花粉,说明其花粉不利于远距离传播;(4)随着土地利用强度的增加,现代孢粉组合中乔灌木花粉含量和种类越少,草本和蕨类植物孢粉含量越多,且以耕地杂草为主。因此,土地利用方式的变化是喀斯特石漠化区次生植被及其现代孢粉组合变化的主要影响因素。研究可为重庆喀斯特地区土地利用策略的制定,重庆及其周边地区第四纪古植被、古气候和古环境重建研究,以及中国孢粉数据库建设提供基本数据和科学依据。

相关图谱

扫描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