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号
zgly0000566907
文献类型
期刊论文
文献题名
不同耕作方式和雨强对紫色土坡耕地降雨有效性的影响
学科分类
220.1040;森林土壤学
作者单位
四川省农业科学院土壤肥料研究所
四川省成都市农业技术推广总站
母体文献
生态环境
年卷期
2008,17(3)
页码
1257-1261
年份
2008
分类号
S152.7
关键词
雨强
农艺措施
紫色土
土壤水分
土壤侵蚀
文摘内容
农业水资源短缺越来越受到世界各国的关注,对我国的威胁尤为严重。为了揭示紫色土地区坡耕地常用农耕措施在不同雨强条件下对雨水土壤蓄积率的影响规律,为紫色土坡耕地抗旱耕作技术创造提供理论依据,文章采用两因素、三水平、三重复随机区组试验,利用人工降雨装置和模拟径流小区,在栽培玉米(Zea mays L.)条件下,研究了不同耕作方式和雨强对紫色土坡耕地降雨有效性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在耕作方式相同时,雨强越大、地表径流量最大,地下径流量减少,总径流量增加,不利于土壤保蓄雨水和含水量的提高。在相同雨强条件下,平作的地表径流量最大,雨水土壤蓄积率最低。横坡垄作在中雨强条件下控制地表径流和侵蚀的效果非常明显,能够显著提高雨水土壤蓄积率,但在大雨强和小雨强条件下,提高雨水土壤蓄积率的效果减弱。横坡垄作等保护性耕作措施可以增强土壤对雨水的有效库容,提高土壤抗旱能力,是适用于该区域的抗旱耕作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