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资源: 中文期刊论文

青海大通退耕还林工程区林木生产力和水分生产潜力研究



编号 zgly0000380179

文献类型 期刊论文

文献题名 青海大通退耕还林工程区林木生产力和水分生产潜力研究

学科分类 220.1060;森林生态学

作者 贺康宁  李世荣  史常青  周心澄 

作者单位 北京林业大学水土保持学院教育部水土保持与荒漠化防治重点实验室 

母体文献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年卷期 2005,27(4)

页码 28-32

年份 2005 

分类号 S718.556 

关键词 退耕还林  林木生产力  水分生产潜力 

文摘内容 为明确青海大通退耕还林工程建设发展方向, 2002年至2003年, 通过对青海省大通县20世纪80年代退耕还林后.现存人工林群落标准地调查和解析木分析, 研究了青杨灌木混交林、白桦云杉混交林、落叶松纯林、紫果云杉纯林、白桦纯林等5种类型的林木生产力和林木水分生产潜力.结果表明, 研究地区的植物气候生产潜力约为8462kg/(hm^2·a), 2100—3333株/hm^2密度的青杨灌木混交林、白桦纯林、紫果云杉纯林和白桦云杉混交林的生产力指标可作为该地区常规造林技术条件下乔木成林的现实生物量生产潜力标准.其中, 紫果云杉纯林和白桦纯林成林的现实潜在水分生产率分别为17.22和22.14k异, (hm^2·mm·a), 青杨灌木混交林和白桦云杉混交林成林的现实潜在水分生产率分别为21.14和19.09kg/(hm^2·mm·a).表明上述类型的造林模式是今后退耕还林工程建设的发展方向.。

相关图谱

扫描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