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号
zgly0000746522
文献类型
期刊论文
文献题名
高功率毫米波辐射对猕猴皮肤的损伤效应
学科分类
220.35;野生动物保护与管理
作者
左红艳
王德文
徐新萍
李杨
吴惠
苏镇涛
王晓民
王少霞
郭磊
胡文华
彭瑞云
作者单位
军事医学科学院放射与辐射医学研究所
母体文献
军事医学
年卷期
2011,35(5)
页码
342-346
年份
2011
分类号
R818 Q291
关键词
毫米波
猕猴
皮肤
损伤
文摘内容
目的研究高功率毫米波辐射对猕猴皮肤的损伤效应。方法采用功率密度分别为0.5和1.0 W/cm2的94 GHz高功率毫米波辐射,通过红外测温仪和视频监控系统实时监测辐射过程中猕猴体温及行为改变,动态观测辐射后0~56 d皮肤创面变化。结果 (1)辐射过程中,猕猴先后出现微动、扭头、眨眼及剧烈挣扎等行为改变,以1.0 W/cm2组较迅速和明显;0.5 W/cm2组开始剧烈反应时间较1.0 W/cm2组延迟15~20 s,胸腹部较面部延迟5~10 s;(2)1.0 W/cm2组体表最高温升较0.5 W/cm2组约高15℃,胸腹部明显高于面部;辐射面部和腹部时开始剧烈反应温升为10~15℃,胸部为25℃左右;(3)辐射后即刻皮肤呈红斑反应,1~7 d进行性加重,局部破溃、感染、化脓,伴渗出和出血;14~28 d渐减轻,局部结痂,至56 d呈条索状瘢痕愈合。1.0 W/cm2组红斑及破损面积明显大于0.5 W/cm2组,胸腹部较面部严重,且愈合延迟。结论高功率毫米波辐射致猕猴皮肤损伤与其体表温升、辐射剂量及部位均密切相关,胸腹部损伤较面部严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