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号
zgly0001590086
文献类型
期刊论文
文献题名
2005年—2014年京津冀对流层NO2柱浓度时空变化及影响因素
作者
周春艳
厉青
王中挺
高彦华
张丽娟
陈辉
马鹏飞
檀畅
作者单位
环境保护部卫星环境应用中心
母体文献
遥感学报
年卷期
2016年03期
年份
2016
分类号
X511
关键词
对流层NO2
OMI
遥感监测
时空变化
影响因素
京津冀
文摘内容
基于臭氧监测仪OMI对流层NO2柱浓度产品研究了京津冀城市群2005年—2014年NO2时空变化及影响因素:(1)10年柱浓度年均增长率为3.35%,且年度波动较大。忽略2008年国家奥运会的环境治理所引起的变化,2005年—2011年NO2呈逐渐升高趋势;2012年—2014年呈逐渐降低趋势,以2014年下降最为显著。(2)呈西北低东南高的趋势。燕山-太行山山系以北的承德和张家口市浓度较低,山系以南主要有北京-天津-唐山与石家庄-邢台-邯郸两个污染中心。(3)京津冀北部三面环山不利于NO2的扩散,夏季丰富的降水对NO2具有显著湿沉降作用。(4)通过相关性分析、文献及国家政策印证等方法,发现地区产业及能源结构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地区的污染来源。北京市10年来第三产业一直处于主导且稳步提高,煤炭消耗量低,但汽车保有量增加了1.5倍,主要来源为机动车尾气排放;天津市第二产业比第三产业比重略高,煤炭消耗量是北京的两倍之余,但汽车保有量仅是北京市的一半,由此可知工业排放和机动车是共同来源;河北省第二产业比重很高,燃煤量占京津冀地区的80.6%,河北省工业排放是NO2的主要来源,但近几年随着机动车保有量的剧增,其尾气排放分担率不可小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