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号
zgly0000447933
文献类型
期刊论文
文献题名
脉冲射频术与射频热凝术对大鼠臂丛神经的损伤作用
作者单位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麻醉科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病理科
母体文献
中国临床康复
年卷期
2006,10(20)
页码
63-65,i0002
年份
2006
分类号
R441.1
关键词
疼痛/治疗
臂丛
疾病模型
动物
文摘内容
目的: 对比42℃的脉冲射频和80℃的射频热凝对大鼠臂丛神经及其周围组织的损伤作用。
方法: 实验于2004-11/2005-05在北京市神经外科研究所动物实验室进行。取Wistar大鼠55只, 其中50只随机分为脉冲射频组和射频热凝组, 另5只为正常组。脉冲射频组大鼠左臂丛神经行脉冲射频, 温度42℃, 时间120S, 脉冲频率2Hz; 射频热凝组相同部位行射频热凝术, 温度80℃, 时间75s。于术后即时、1, 7, 14和30d(n=5)取材。正常组不干预, 取相同节段臂丛神经。记录刺激电压、电流的最小值和手术前、后的阻抗, 术后行神经功能评分(0-5分, 5分为正常步态), 观察神经的病理变化, 并对有髓神经进行体视学分析。
结果: 53只大鼠进入结果分析。①脉冲射频组出现神经内水肿并在术后1d最重, 至7d完全消失; 射频热凝组神经以沃勒变性和轴突再生为特点。②射频热凝组术后阻抗低于术前和脉冲射频组[(326±65), (392±84), (408±74), P〈0.051。③射频热凝组即时神经纤维的平均面积、平均直径和面密度高于正常组和脉冲射频组(P〈0.05), 但数量低(P〈0.05); 脉冲射频组即时、1, 7d有髓神经纤维的数量和1, 7d的面密度低于正常组(P〈0.05); 在脉冲射频组内, 1d有髓神经纤维的数量和面密度最低(P〈0.05), 7d的数量、面密度及即时的数量低于14, 30d(P〈0.05)。④射频热凝组术后神经功能评分低于术前和脉冲射频组(P〈0.05)。
结论: 脉冲射频对神经及周围组织损伤轻微, 且可以很快恢复, 提示脉冲射频治疗疼痛较射频热凝更安全。并证明脉冲射频的镇痛作用不是通过破坏神经实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