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号
zgly0001691451
文献类型
期刊论文
文献题名
珠三角城市化对气温时空差异性影响
作者
吴子璇
张强
宋长青
张芬
朱秀迪
孙鹏
范科科
余慧倩
申泽西
作者单位
北京师范大学环境演变与自然灾害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北京师范大学地表过程与资源生态国家重点实验室
北京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部减灾与应急管理研究院
兰州大学资源环境学院西部环境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安徽师范大学地理科学与旅游学院
母体文献
地理学报
年卷期
2019年11期
年份
2019
分类号
F299.27
P423
关键词
城市化
气温
站点划分方法
珠三角
文摘内容
利用1967-2015年珠江三角洲21个气象站逐日气温资料,根据人口数量、人口密度和夜间灯光数据等数据集划分城市和郊区站点类型,在此基础上,对比不同时空尺度城市站和郊区站气温变化,分析了城市化对气温影响的时空差异性。结果表明:①1967-2015年,珠三角地区年平均气温、平均最高气温和最低气温均显著升高,平均最低气温的增温速率最高,分别是平均气温的1.05~1.16倍和平均最高气温的0.95~1.32倍。其中,年平均气温变化速率的季节差异普遍表现为秋冬季节增温最强,增温速率均高于0.3℃/10a,春夏季节增温较弱,增温速率最低为0.16℃/10a。②利用城市和海表温度对比研究城市化效应,受城市化影响,珠三角年平均气温的增温趋势是0.096℃/10a。③利用城市和郊区对比研究城市化效应,1967-2015年城市化对城区的气温升高具有显著贡献,而且城市化对平均最高气温及最低气温增温的贡献率最大。其中,城市化对年平均气温变化的贡献率的季节差异表现为夏冬季节较强,贡献率高于11.8%,春秋季节较弱,贡献率最低仅为4.46%。④站点划分方法,城市化发展不同阶段及研究时间尺度的选择均导致城市化增温效应的研究结果具有较大不确定性。不同站点分类方法多指示城市化对最低气温升高的贡献率最强,最高可达到3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