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资源: 中文期刊论文

石漠化治理过程中农民参与意识与响应——以广西壮族自治区河池地区为例



编号 zgly0001532290

文献类型 期刊论文

文献题名 石漠化治理过程中农民参与意识与响应——以广西壮族自治区河池地区为例

作者 付同刚  陈洪松  张伟  聂云鹏  王克林 

作者单位 中国科学院亚热带农业生态研究所亚热带农业生态过程重点实验室  中国科学院环江喀斯特生态系统观测研究站  中国科学院大学 

母体文献 生态学报 

年卷期 2016年24期

年份 2016 

分类号 F323.6  X171.4 

关键词 喀斯特  参与性调查  生态农业  发展模式  影响因素 

文摘内容 基层农民在石漠化治理中有着不容忽视的作用,但对其态度及参与意愿的了解相对较少。基于参与性调查方法,按不同石漠化程度,对广西河池地区环江县、都安县、大化县33个屯154户居民石漠化治理过程中参与意识与响应进行了调查。结果表明,了解石漠化的农民所占比例较小,且随石漠化程度的增加反而减少。影响农民石漠化治理参与意识的主要因素是农民的文化程度和年龄,但生态示范区内农民参与意识要远好于非示范区。生态农业模式能被多数农民所接受,但因存在成本、农产品销路、技术等问题而实施难度大。政府支持的经济发展模式往往具有经济生态双重效益,但实施过程复杂;农民自发形成的发展模式通常具有收益高及操作简单等特点,但规模往往较小,且受市场影响较大。因此,石漠化治理过程中,一方面需要加强对重度石漠化地区农民的宣传教育,同时充分发挥生态示范区的作用,增加示范区的辐射范围;另一方面,在支持已有发展模式的同时,应重点支持种桑养蚕、手工品加工等农民自发形成的发展模式,并开拓农产品市场。总之,在石漠化治理过程中,政府加大支持力度,科研单位提供技术指导,农民群众积极配合,形成政府-科研单位-基层农民共同参与的石漠化治理模式。

相关图谱

扫描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