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资源: 中文期刊论文

荔枝瘿螨防治要点



编号 zgly0001282246

文献类型 期刊论文

文献题名 荔枝瘿螨防治要点

作者 潘云辉  王恩平  朱亮 

作者单位 四川省泸州市园艺科学研究所  四川省泸州市园艺科学研究所 646009  646009  646009 

母体文献 中国南方果树 

年卷期 2004年02期

年份 2004 

分类号 S436.67 

关键词 荔枝瘿螨  防治要点  成螨  若螨  尼索朗  嫩梢  叶片  大红袍  采果后  枝叶 

文摘内容 荔枝瘿螨,又名毛蜘蛛、毛壁虱、毛毡病,借助风吹、昆虫、苗木或爬行等方式传播扩散,对荔枝危害严重。分布于广东、广西、福建、海南、四川和云南等省区。近年来,由于天敌被杀伤,致使为害有所上升。笔者对我所荔枝园的大红袍、桂味、楠木叶和妃子笑等荔枝品种进行调查后发现,幼树的嫩梢、花穗期和幼苗期以桂味、楠木叶受害最为严重,成年树受害较轻,大红袍、妃子笑荔枝未见被害。瘿螨卵小,产于叶片茸毛基部,若螨、成螨均成活于茸毛间,树冠稠密,光照不良,采果后不修剪和不控冬梢的果园,发生为害较重。现将其特性及防治要点介绍如下。1 形态特征  荔枝瘿螨的卵呈球形,半透明,乳白至淡黄色;若虫形似成螨,初孵时灰白色。成螨体微小

相关图谱

扫描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