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号 zgly0000381445
文献类型 期刊论文
文献题名 浙江省生态公益林植被恢复过程中物种组成及多样性的变化
作者单位 浙江大学生命科学学院 浙江教育学院生物系 浙江林业科学研究院
母体文献 生态学报
年卷期 2005,25(9)
页码 2131-2138
年份 2005
分类号 Q16 Q948
关键词 生态公益林 物种多样性 植被恢复途径 常绿阔叶林
文摘内容 在浙江省生态公益林区域的现状植被中分析了6种主要群落类型的物种组成和多样性的变化格局, 包括演替系列中的2种灌丛、松优势林、2种混交林和常绿阔叶林。结果表明含松较多的灌丛和松优势林常分布在环境退化较严重(土层瘠薄)的生境中, 其中灌木层主要由阳性的映山红、橙木、白栎等组成, 常绿阔叶林优势种木荷、青冈、苦储、甜储等在其中偶见, 因此推断其自然恢复为常绿林的速度慢; 含常绿阔叶树较多的灌丛及含松较少的混交林分布在土层较厚处, 木荷、青冈、苦储、甜储等的频度和重要值都较大, 较容易自然恢复为常绿阔叶林。各种群落中物种多样性指数——Gleason、Shannon-wiener、Simpson指数基本上以常绿阔叶林为最高, 其次是含松较少的混交林, 含松较多的灌丛和松优势林各种多样性指数最低。本研究显示我国中亚热带东部森林植被恢复途径有3条: (1)灌草丛→针叶林(松)→针(松)阔混交林→常绿阔叶林; (2)灌草丛→针(松)阔混交林→常绿阔叶林; (3)灌草丛→常绿阔叶林。这意味着本区域的常绿阔叶林恢复可以不必经历松林阶段, 在生境条件较好的地方通过人工干预、补种常绿阔叶树可以加速常绿阔叶林恢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