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号
zgly0001738305
文献类型
期刊论文
文献题名
京津风沙源区草地生态修复技术评价
作者单位
北京林业大学水土保持学院
长江水利委员会水土保持监测中心站
贵州财经大学公共管理学院
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
母体文献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年卷期
2022,50(1)
页码
126-136
年份
2022
分类号
S812.5
关键词
京津风沙区
CiteSpace软件
草地修复
生态效益评价
文摘内容
【目的】评价京津风沙源区草地各种生态修复技术的治理效果,为区域内生态工程布设和草地生态修复技术的选择提供参考。【方法】以京津风沙源治理区为研究对象,采用文献计量法分析了研究区内不同草地生态修复技术的实施效果,同时以3项典型生态修复技术为例,以综合评分法和空间叠置法评价其效益和适宜性,并提出其适宜范围。【结果】①京津风沙源治理区内共实施草地生态修复技术21项,集中分布在典型草原亚区、荒漠草原亚区和浑善达克沙地亚区,项目区草地生态修复技术总体实施效果良好,不同技术对生态指标的恢复效果各有不同。②围栏封育、人工草地建植和补播草种是应用较为广泛且最能展现草地修复效果的技术措施,其中效益定量评价值最高的是人工草地建植技术,其次为补播草种技术,围栏封育技术的效益值较低。③京津风沙源治理区内,围栏封育技术的适宜面积最大,为27.6万km^(2);其次为补播草种技术,适宜面积为20.9万km^(2);人工草地建植技术的适宜面积最小,为5.8万km^(2)。【结论】京津风沙源区内草地生态修复技术整体实施效果较好,综合考虑技术适宜性和效益,在草地分布较广的3个治理亚区中,浑善达克沙地亚区适宜推广人工草地建植技术,荒漠草原亚区适宜推广围栏封育技术,典型草原亚区根据立地条件优先推广补播草种技术,在立地条件较差的区域则适宜推广围栏封育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