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资源: 中文期刊论文

青藏高原东部窄叶鲜卑花碳、氮、磷化学计量特征



编号 zgly0001565925

文献类型 期刊论文

文献题名 青藏高原东部窄叶鲜卑花碳、氮、磷化学计量特征

作者 贺合亮  阳小成  李丹丹  尹春英  黎云祥  周国英  张林  刘庆 

作者单位 中国科学院成都生物研究所中国科学院山地生态恢复与生物资源利用重点实验室生态恢复与生物多样性保育四川省重点实验室  成都理工大学材料与化学化工学院  西华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  中国科学院西北高原生物研究所  中国科学院青藏高原研究所 

母体文献 植物生态学报 

年卷期 2017年01期

年份 2017 

分类号 Q948.1 

关键词 窄叶鲜卑花  生态化学计量学  植物器官  青藏高原 

文摘内容 为了探究青藏高原东部窄叶鲜卑花(Sibiraea angustata)灌木不同器官碳(C)、氮(N)、磷(P)含量的分配格局及其生态化学计量特征,该文采用分层随机抽样方法布设样地,选择16个窄叶鲜卑花灌丛样地,分别采集窄叶鲜卑花灌木根、茎、叶、当年枝和果等植物器官样品,并分析样品C、N、P含量及其计量比。结果表明:C、N、P在不同器官中的含量分别表现为茎>当年枝>果>根>叶,叶>果>当年枝>茎>根,果>叶>当年枝>根>茎。窄叶鲜卑花各器官中C含量相对稳定,N、P含量变异系数较大,在根部的变异系数最大。在不同器官中N:P的范围为7.12–12.41,其值变化不大,N:P变异系数的最小值在当年枝中,说明N:P在当年枝中的内稳性较高。在该灌木植物体中C与N之间、C与P之间呈极显著的负相关关系,C对N、P具有稀释作用;N与P呈极显著正相关关系,N与P间具有较好的耦合协同性。分析发现:窄叶鲜卑花不同器官C、N、P化学计量特征在一定程度上符合内稳态理论和生长速率理论,其元素分配与器官所执行的功能密切相关;同时指出在物种水平上应当谨慎使用生态化学计量比来判断养分的限制情况。

相关图谱

扫描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