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号
zgly0000599175
文献类型
期刊论文
文献题名
中国近代报刊“文人论政”的嬗变过程
作者
李新颖
作者单位
东北林业大学人文学院
母体文献
学术交流
年卷期
2008,(5)
页码
187-190
年份
2008
分类号
G219.19
关键词
近代报刊
文人论政
王韬
梁启超
陈独秀
文摘内容
文人论政,是中国精英阶层的优良传统。1874年,王韬在香港创办《循环日报》,开创了中国近代报刊“文人论政”的先河。自此至1915年新文化运动的41年里,“文人论政”的嬗变过程经历了四个阶段:1.萌芽期。从1874-1884年的十年中,王韬在《循环日报》上发表论说800余篇,标志着“文人论政”的萌芽。2.发展期。在王韬、容闳等人的示范和鼓动下,言论救国逐渐演变成全国性的思潮,自19世纪90年代中期到20世纪初的十几年里,进入了“文人论政”的蓬勃发展期。其中,最具代表性的人物是梁启超,他的报刊实践直接将“文人论政”传统推向高潮。3.衰退期。在1912年4月至1916年6月袁世凯统治时期,形成了持续四年的新闻事业低潮,报人、报纸品格低下,报纸言论退化,“文人论政”从此走进万马齐喑的衰退期。4.复兴期。1915年,陈独秀在上海创办了《青年杂志》(后改名《新青年》),从此拉开了新文化运动的序幕。在这场轰轰烈烈的改造国民性的运动中,《新青年》同仁以报刊为阵地、以笔为武器发表了大量的论说文字,打破了民国以来报刊万马齐喑的局面,标志着“文人论政”传统的复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