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资源: 中文期刊论文

硅对紫花苜蓿生物学特性的影响



编号 zgly0001307851

文献类型 期刊论文

文献题名 硅对紫花苜蓿生物学特性的影响

作者 郭正刚  田福平  王锁民  张自和 

作者单位 兰州大学草地农业科技学院农业部草地农业生态系统学重点开放实验室  中国农业科学院兰州畜牧与兽药研究所  兰州大学草地农业科技学院农业部草地农业生态系统学重点开放实验室 兰州730020  兰州730070  兰州730020 

母体文献 生态学报 

年卷期 2006年10期

年份 2006 

分类号 S541.9 

关键词 硅  紫花苜蓿  硅浓度  茎叶  根 

文摘内容 硅是植物生长发育的有益元素,目前关于硅对植物生长发育影响的研究多集中于禾本科和部分瓜果蔬菜,对豆科植物的研究仅限于大豆和豇豆,而对多年生豆科牧草的研究很少。通过盆栽试验观测了硅对豆科牧草紫花苜蓿生物学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紫花苜蓿体内硅的含量随着施入硅量的增加而增加,但在0·100g/kg水平后紫花苜蓿吸收硅趋向于饱和。紫花苜蓿根系内的硅含量大于茎叶内含量;硅对紫花苜蓿叶面积的影响呈单峰型分布,0·05g/kg的硅处理增加效果最为明显;硅对紫花苜蓿分枝数和株高的影响与测定时期有关,分枝数在营养期差异不明显,在生殖期施硅显著增加分枝数(p<0·05),但施硅在营养生长阶段显著增加株高(p<0·05),而生殖期差异不明显;施硅能够显著增加紫花苜蓿草产量和根系生物量,增幅分别为20%~60%和35%。中部叶和上部叶与茎之间的夹角随着施硅量的增加而逐渐减少,但减少的幅度随着施硅量的增加而逐渐降低,而下部叶与茎之间的夹角变化较为复杂,随着施硅量的增加,先减小后增加,再减小。试验结果表明,施入适量的硅有利于紫花苜蓿的生长和发育。

相关图谱

扫描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