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号 zgly0001582520
文献类型 期刊论文
文献题名 中国丹霞地貌研究进展
作者 彭华
作者单位 中山大学地理系!广东广州510275
母体文献 地理科学
年卷期 2000年03期
年份 2000
分类号 P931
关键词 丹霞地貌 红层 陆相碎屑岩 风景资源 旅游开发 历史与展望
文摘内容 从本世纪30年代陈国达提出“丹霞地形”的概念以来,中国学者经历了初创、成型和发展三个阶段的研究,作为地貌学一个新领域的丹霞地貌研究已日趋成熟。“红色陆相碎屑岩”作为丹霞地貌的物质基础和“陡崖坡”作为形态限定为大部分学者所接受。“顶平、身陡、麓缓”的坡面组合,是丹霞地貌的基本形态特征。目前所发现的红层均不早于中生代;大部分丹霞地貌发育在红色砾岩、砂砾岩、砂岩的地层组合上,而相对软弱的粉沙质和泥质岩多发育红层丘陵。丹霞地貌发育的构造基础表现在区域构造控制沉积盆地;盆地内部构造控制丹霞山块格局乃至山块形态;岩层产状对丹霞地貌形态的影响主要是对于山块顶面和构造坡面的控制;而地壳升降则控制地貌发育的进程。直接影响丹霞地貌发育的外动力主要有流水、风化、和重力等作用,其中流水是塑造丹霞地貌的主动力;流水侵蚀和风化提供了重力崩塌的条件,而丹霞陡崖坡则往往是崩塌面或经后期改造的崩塌面。在干旱区,风力侵蚀和盐风化对于丹霞地貌外表形态塑造具有不可忽视的作用;在湿润区,生物对风化作用有一定影响。丹霞地貌区往往是生态相对比较脆弱的地区,但却风景优美,文化景观丰富,大多具有较好的旅游开发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