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号
zgly0001728745
文献类型
期刊论文
文献题名
紫云英还田耦合稻鱼共生对双季水稻群体生长特性及产量的影响
作者
吕广动
黄璜
王忍
梁玉刚
张印
马微微
陈璐
周晶
高静
作者单位
湖南农业大学农学院/湖南省稻田生态种养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衡阳市农业科学院
娄底职业技术学院
母体文献
生态学杂志
年卷期
2020,39(12)
页码
4057-4067
年份
2020
分类号
S51
关键词
紫云英还田
稻鱼共生
双季稻
叶面积指数
地上部生物量
产量
文摘内容
为探究"紫云英还田+稻鱼共生"对水稻群体生长特性和产量的影响,试验以冬闲田-双季稻(CK)为对照,设置紫云英-双季稻(ZD)、冬闲田-双季稻+鱼(YD)、紫云英-双季稻+鱼(ZY)共4个处理,调查水稻叶面积指数、干物质积累量、物质积累与转运、水稻产量和产量构成指数。结果表明:1)双季稻栽培期间,ZY处理较CK处理抽穗期的水稻叶面积指数分别增加了11.33%和50.26%,ZY处理较CK处理从分蘖期至抽穗期的光合势分别增加了12.30%~28.96%和24.00%~48.46%,ZY处理较CK处理从幼穗分化期至抽穗期的净同化率分别增加了25.46%和11.62%。2)YD、ZD、ZY处理均有效提高了双季稻地上部生物量,双季稻栽培期间,ZY处理的地上部生物量最高,为1607.70和1526.60 g·m^-2,早稻较CK、YD、ZD处理增加11.22%、8.81%、0.90%,晚稻较CK、YD、ZD处理增加14.34%、5.42%、5.78%。ZY处理在提高地上部生物量的同时,促进物质向穗部转移,各处理的双季稻收获指数以ZY处理最高,分别为0.58、0.59。3)ZY处理双季稻产量分别为6.68、7.15t·hm^-2,较CK、YD、ZD处理增产幅度达12.79%~17.99%、2.23%~11.72%、0.44%~14.95%,水稻的穗粒数是影响水稻产量形成的主要因素。综上,YD、ZD、ZY处理可以有效提高和优化双季稻群体生长特性表现,进而促进双季稻水稻产量的增加,其中ZY处理效果优于YD、ZD处理,是一种绿色高效的耕作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