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资源: 中文期刊论文

不同光照条件对菹草外部形态与内部结构的影响



编号 zgly0000578382

文献类型 期刊论文

文献题名 不同光照条件对菹草外部形态与内部结构的影响

作者 陈小峰  王庆亚  陈开宁 

作者单位 南京农业大学生命科学学院  中国科学院南京地理与湖泊研究所湖泊与环境国家重点实验室  中科水治理工程有限公司 

母体文献 武汉植物学研究 

年卷期 2008,26(2)

页码 163-169

年份 2008 

分类号 Q944.3 

关键词 菹草  光照条件  形态与结构  沉水植物 

文摘内容 通过受控试验,研究了4个光照处理(100%、50%、20%、10%的自然光)对菹草(Potamogeton crispu,)外部形态与内部结构的影响。结果显示:(1)100%和50%自然光处理对菹草的总生物量影响不显著,20%和10%的自然光显著降低了菹草的总生物量。(2)在生物量分配方面,50%自然光处理的根冠比值显著低于其他3个处理组,表现出菹草对地上部分茎叶生物量的投资较多。(3)在50%自然光条件下,菹草的株高、植株叶片数、顶枝叶片数明显高于其他3个处理组的对应参数,说明适当的遮荫会促进菹草植株的生长;10%自然光下的各参数值均最小(除根/冠比值),表明已较严重地限制了菹草的正常生长。(4)20%和10%自然光的遮光处理增加了菹草的叶片厚度,100%、50%、20%和10%的自然光下分别为0.260、0.297、0.440、0.306mm。(5)100%自然光叶片的叶肉细胞没有形成发达通气组织,50%自然光的菹草叶肉细胞开始形成较发达的通气组织,通气组织中间隔分布有单层细胞组成的隔膜,20%和10%自然光的叶片中隔膜细胞破裂,形成了发达的通气组织;20%和10%自然光的叶片通气组织细胞面积显著大于100%和50%自然光处理组,均值分别为0.558mm^2、0.284mm^2和0.108mm^2、0.087mm^2。(6)20%自然光处理组根的表皮细胞中可以发现四端尖锐晶体存在,表明植物生长受到一定程度胁迫;50%自然光处理的根通气组织彼此相连,形成大的通气结构,而其它处理组皮层没有形成通气结构。综合上述研究结果表明,50%自然光处理较有利于菹草的生长发育。

相关图谱

扫描二维码